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绩效评价应成三公经费管理的常态

2014年02月19日 13:45 来源:贵阳日报 参与互动(0)

  三公经费花掉了,但花得值不值?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广州市财政局局长袁锦霞日前透露,市财政局正在制定三公经费绩效评估办法,年内将试水对三公经费进行绩效评价。据悉,此举在全国尚无先例。

  寻常百姓人家花钱,除了考虑花多花少,更要考虑钱花得值不值,不该花的钱多花一分也是浪费。政府花钱同样如此,不仅要看花了多少钱,更要看钱花得合不合理、划不划算,有没有达到预期成效。这就需要对三公经费进行绩效评价,并通过评价督促各单位厉行节约,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广州市此举虽在全国尚无先例,但它应该成为三公经费管理不可或缺的常规手段。

  这几年,从中央部门到地方政府,三公经费公开已成常态并形成制度。但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人们无从判断某个单位、某项三公经费支出是否合理,该不该花这笔钱以及是否存在铺张浪费,人们只能凭感觉、想象、经验去评判,自然难言客观和准确。三公经费公开了,除了网民嚷嚷几句,没有哪个机构对三公经费作出多与少、合不合理、该不该花的权威评价,更不要说督促整改和实施问责。比如,2012年广州市城管局公开三公经费,一年赴九国考察花费114万元,招致舆论质疑和批评。随后,广州市城管局作出回应,并列出明细账,但普通民众仍无从评判花多花少,也无法判断城管频繁出国考察是否真有必要。

  毋庸讳言,目前的三公经费公开,还仅仅停留在“公开”层面。而众所周知,公开只是手段,监督、约束、压缩三公经费才是目的,如果公开之后没有评判,花钱者感受不到压力,甚至花多花少都一样,浪费节约一个样,合不合理是一笔糊涂账,那么各单位怎么会有厉行节约的动力呢?所以,当前亟须建立三公经费支出的评价机制,哪些单位在厉行节约,哪些单位在铺张浪费,哪笔钱花得合规合理,哪笔支出效率低下,公车的运行费用是否正常,出国考察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所有这些都要有明确说法,给公众一个交代,并有相应的整改和惩戒办法。

  绩效评价是对三公经费公开制度的必要完善,是避免公开沦为走形式、走过场的有效手段。或者说,绩效评价本就应该是三公经费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没有评价机制,三公经费公开的意义将大打折扣,便不足以形成约束力,不足以遏制铺张浪费。而评价机制的建立,则有望进一步扎紧三公经费管理的篱笆,倒逼厉行节约风气的形成。

  由谁来评价的问题同样很重要。按照广州市财政局局长袁锦霞的说法,绩效评价将由财政局主持,也可能聘请第三方评价。笔者认为,第三方评价的效果可能更好,评价结果更能让公众信服。同时,还应积极疏通普通民众参与评价的渠道,落实和强化民众对三公经费的监督权。毕竟,三公经费花得值不值,最终的评判权属于纳税人。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