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要“钱景”还是要前景 90后“新生代”有新观念

2014年02月19日 13:47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2月16日,两名求职者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的人才招聘会上寻找工作机会。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在全国,“90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约有1亿人,占农民工总数的60%左右。他们找工作的情况如何呢?

  “新生代”有新观念

  2月14日,正月十五,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路的劳务市场人头攒动。这个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就在人行道上,来招聘的、应聘的,一眼看不到头。

  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步入本命年的农民工任元强却从老家河南信阳悄然回到北京,加入到求职人群当中。

  别看是“90后”,任元强的工作经历已经很丰富。他16岁来京打工,中间也回到老家干了几份工作。2013年,任元强再次回京,找了个库房管理的工作,月薪3000元,还要经常熬夜加班,他不太满意。步入2014年,任元强辞掉了工作,重新过上了“北漂”生活。

  在劳务市场里,任元强走走停停,不时地看着招聘信息。遭遇“招工难”,为了吸引更多人,市场行情也是水涨船高。“五险一金”已是基本条件,一家服装厂给熟练工开出了月薪最高6000元,此外还打出赠送生日蛋糕、报销往返火车票甚至是“免费夫妻间”这样的“人情牌”。任元强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再看看。

  素质较高、视野开阔、努力上进、热爱时尚……可以说,任元强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一个缩影。与父辈相比,他们受教育程度高,不再满足于打工挣钱、养家糊口,而是有更多的诉求,不仅要收入高、有福利,还要有前景、能发展。不过,他们的工作耐受力和心理承受力也相对缺乏。

  任元强说,之前的工作由于考核体系不严格执行、劳动与所得有时候不成正比,难以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不过他也困惑,“现在工作这么难找,不做这份工作,我还能做什么呢?”

  尽管如此,任元强也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不“闪辞”,要踏踏实实地工作。通过省吃俭用,去年他居然还攒下了3万元钱。“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到这座城市。”任元强说。

  从目前来看,新生代流动人口外出时的年龄更小、流动距离更长、流动原因更趋多元,也更青睐大城市。据统计,多数农民工在20岁之前就有外出经历,而在有意愿落户城市的新生代流动人口中,超过七成希望落户大城市。

  有技术才是“香饽饽”

  任元强还在寻找自己的前景,而同样是新生代外来务工者,钟宇豪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

  2月17日,在大兴区职业培训学校,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钟宇豪前来报名参加电工培训。安保专业出身的他,在这个行当已打拼了五六年。钟宇豪老家在哈尔滨,说起话来也带着东北人的直爽,“有的人走出来是为了谋财,有的人走出来则是想借助社会资源干出点事情来。我愿意做后一种人”。

  在报名现场,学校招生处李老师说,春节过后,来学校报名或打电话咨询的学员络绎不绝,培训热情高涨,电工、焊工、叉车等技工岗位尤为热门。

  钟宇豪说,虽然现在6000、7000元的月薪也很可观,可他总是觉得自己的技术仍有提升的空间。钟宇豪有着理性而清楚的职业规划。在外这么多年,虽然工作不固定,但他从来没有离开安保领域。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他,深知技术工人才是当今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早在年前,他就在关注技能培训相关事宜,年后第一时间前来报名,就是为了能边在公司干活边考专业电焊工证,让自己的技术更全面。“真正有了技能,到哪都不怕。一技在手,就不愁没前景。”钟宇豪说。

  从目前看,农民工就业呈现“短工化”趋势,这反映出劳动者对薪酬、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前景等的不满,也影响了就业质量提升和人力资本积累。随着劳动力资源结构性短缺问题凸显,农民工就业时有着更多选择和诉求,而目前不少企业所能提供的用工待遇和发展环境又难以满足这些需求,这导致农民工流动性增加。

  “企业不能一味抱怨农民工职业忠诚度不高、跳槽快,也该想想自身是否为农民工提供了合适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而农民工自身也应该避免浮躁心态,更加务实。”钟宇豪说,自己的目标,就是从打工者一直做到老板,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编辑:王安宁】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