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当垃圾分类遭遇骨感现实

2014年02月20日 10:48 来源:山西日报 参与互动(0)

  据报道,2005年11月20日,昆明开始逐步实行城市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和分类收集。然而,因相关政策法规、设施设备及终端处置体系不够完善,执法主体不够明确等原因,生活垃圾分类推行8年多来,在分类处罚方面还是零记录。

  昆明市垃圾分类推行8年多,处罚方面零记录的尴尬并非独有。联系到我们生活的城市,太原市推行垃圾分类回收起步较早。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主次干道、广场、公园等地,摆放了分类回收垃圾箱;社区、学校、商场设置了废旧电池回收箱。但多年来,实施情况同样难如人意。街上有垃圾箱可以进行分类,但处理情况要靠市民是否自觉。平时的生活垃圾呢?很多小区都没有分类垃圾箱,大部分市民都是用垃圾袋装好垃圾,直接放到楼下。在农村,很多村民对垃圾分类毫无意识,厨余垃圾集中处理只是为了沤肥料,而其他垃圾,则是采用焚烧、堆积、随处扔的方式,不合适的垃圾处理方式不仅影响新农村形象,也污染环境。

  “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央视有一则公益广告给大家的印象非常深刻。垃圾分类,是在垃圾被投放时就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分类清运、分类回收……直至将垃圾重新变回资源。如此,不仅提高了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产生了变废为宝的价值,也逐步解决了目前垃圾围城的现状,以及在处理垃圾时所产生的污染。垃圾分类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可现实中的推行却困难重重。细想,分类工作难以推行的原因可能有几方面:一是城市没有建立“前期分类投放、中期分类收集运输、后期分类处理利用”的回收利用体系;二是垃圾分类的终端处理和利用设施尚未建成;三是宣传不到位,市民普遍缺乏垃圾分类常识;四是环保、执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滞后,既无保障力,又缺乏约束力。

  在许多发达国家,回收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垃圾分类深入社区生活,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在澳大利亚,市政部门每年都会向各家邮寄相关宣传资料,孩子们更是早早地学会了如何给垃圾分类。

  其实,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分类收集、垃圾分拣、分类利用和分类处置等多个方面,任何一个环节缺一不可,而且也延伸到每一个家庭。所以要进行垃圾分类工作,首先必须有政府持续地投入,此外就是每个人的配合。按照《山西省“十二五”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今后几年,我省将初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体系,选择一批重点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试点。到2015年,太原市生活垃圾将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并将成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时间在逼近,工作却任重道远。(郭 艳)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