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男子凌晨追打女医生 因取鱼刺起争执(图)

2014年03月02日 10:21 来源:浙江在线 参与互动(0)

男子凌晨追打女医生 因取鱼刺起争执(图)

  视频截图

  一名红衣男子一路追着女医生来到分诊台,多次用病历和就诊卡丢掷女医生。昨天凌晨3时,这一幕发生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整个过程持续了1分多钟。当事女医生的伤势经鉴定为眼角挫伤。

  红衣男子为何追打女医生?红衣男子现在身在何处?这次受伤的为何又是耳鼻喉科医生?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监控红衣男用病历砸向女医生

  昨天上午,市人民医院急诊室内已恢复平静。当记者问及是否有医生被打,多名急诊室医生称“确有此事”。

  据了解,当事女医生姓陈,今年30多岁,已经从医6年,是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当天正好轮到值班。

  该医院的监控视频显示:凌晨3时05分31秒,一名身穿白大褂、戴着口罩的医护人员(陈医生)快步往急诊室方向走去,身后,一红衣男紧紧尾随。白大褂女子被红衣男子逼到分诊台的角落里。

  红衣男子站在分诊台外,用手指戳向白大褂女子,不顾身边女子的劝阻。这时,一名男医生从急诊室赶来,挡在红衣男和白大褂女子的中间。

  随后,红衣男捡起分诊台上的病历,连续两次掷向白大褂女子,砸中了白大褂女子的眼部。其间,红衣男多次试图闯进分诊台内,并用脚往里面踹,幸被男医生拦住。

  1分钟后,多名保安赶至现场进行劝阻,红衣男子仍冲进分诊台内推搡,拉拽白大褂女子。红衣男子后被保安带离现场,白大褂女子躲进急诊室的房间。经初步鉴定,被打的陈医生眼角挫伤。

  事因喉咙中未检出鱼刺男子不认同

  事发时挺身保护女同事的急诊内科吴医生介绍,深夜时分,一名男子带着一名女子急匆匆赶到急诊室,称自己的喉咙被一根鱼刺卡住了。该男子当时身穿红色外套,黑色内衫,黑色裤子,身高1米75左右,中等身材,身上有酒气,但意识清醒。

  昨天中午,记者在鹿城公安分局五马派出所见到了当事陈医生,她的右眼处还有些肿胀。

  陈医生说,当时红衣男称喉咙被鱼刺卡住,要求她立刻帮忙取出。但她反复检查后,并未发现其喉咙里有鱼刺,于是告诉他等天亮了再来医院做一个电子喉镜检查。晚上,医院相关设备没有开放。不料,一身酒气的男子就是不肯接受她的解释,开始爆粗口。见情况不妙,她便走出科室向急诊大厅走去。哪知,男子也追了出来,便发生了辱骂追打的一幕。

  警方已掌握红衣男基本信息,立案调查

  事后,院方称,经调查,陈医生对该患者的处理方式并无不妥之处。

  五马派出所民警称,事发后接到了医院的报警,但未等警方赶到,红衣男已直接翻越院方大门护栏逃走。

  警方随后调取事发时的视频监控,并已掌握红衣男的基本信息。目前,警方已联系到红衣男的家属,但截至记者发稿时,红衣男仍未露面。警方希望其尽快归案。

  病历卡显示,嫌疑人姓林,40多岁。有知情人士透露,该男子为乐清人。

  【解读】

  耳鼻喉科为何成“高危”

  据了解,耳鼻喉科医务人员遭遇患者伤害的事件不在少数。

  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刘杰称,耳鼻喉科的症状,看上去很容易解决,但事实上症状很复杂。患者往往局限于自我的感官,而并不相信医生的诊断,容易引发矛盾。

  有国内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首先,鼻、咽喉部是人体的呼吸通道,一旦通气不畅,就会导致体内缺氧,从而引起情绪波动、血压升高。其次,耳鼻喉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患者往往有很强的主观性感觉,感到很不舒服,从而导致情绪恶化。第三,耳鼻喉患者的就诊目的往往是希望医生立刻解除痛苦,但手术大部分是黏膜手术,部位比较敏感,术后恢复期较长,容易让患者产生怨气。此外,耳鼻喉患者没有体力不支和肢体活动障碍,有发生肢体冲突的肢体条件。

  国内一些医院将耳鼻喉科作为小科室管理,患者一旦诊疗情况不如预期,心理会产生落差,认为这种“小病”也会出问题,医患间容易产生隔阂。

  【网友评论】

  柔情竹水:要求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医生被打最终全社会要埋单。

  风筝:还好旁边医生多,要不然真不敢想象,红衣男子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飞:看到红衣男子这么猛,根本不需要急诊啊。

  口水:凌晨3点拔鱼刺,医生建议天亮了弄,患者是挺难理解的,急诊还要等天亮。

  【快评】

  重塑医患信任仍须严惩医闹

  (邓海建)

  一根鱼刺,几乎弄得人仰马翻。酒气熏天的背后,是医患关系中戾气冲天。

  此事中,且不论医院究竟有无过失,患者动辄抡起胳膊打人,这种草莽英雄般的架势,是宣告医疗机构注定要上演“丛林法则”?城市当下的医患关系如何是一回事,能不能、该不该趁机撒泼耍赖是另一回事。

  客观而言,中国医患信任尚处于重塑期,有问题、闹矛盾,也不是怪事,但谁也不能借此给患者或医生贴上标签,更不能用标签思维来厘定具体是非。就红衣男事件来看:一者,鱼刺非性命攸关,对夜班急诊有意见,白天也不是不可以理性维权;二者,医院已报警,若当真有理有据,何苦在警方出警前翻门而去?一句话,坏医生,固然要严打;恶患者,恐怕也不能姑息。

  几天前,江苏南京发生了“口腔医院护士被官员打伤致脊髓震荡”一案,患者家属也是一言不合、抄起什么是什么。不管受害护士是不是“基本瘫痪”,此事再度暴露出少数患者在医患纠纷中的暴力倾向。对医务工作者动口动手,如此严重的侵权事件,恐怕不能捣糨糊地稀释成“道德问题”。去年底,国家卫计委联合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司法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从2013年12月起,开展为期1年的专项行动,就侵害医患人身安全、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严惩。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依法捍卫医务人员的对等权益,这恐怕也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题中之意。

  中国自古有杏林春暖、桔井飘香的说法,医患关系失之于互信,也必将重归于互信。眼下而言,构建新型医患关系,严惩医闹是绕不开的课题。

【编辑:王安宁】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