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检验检疫部门再推十项新政助力上海自贸试验区

2014年03月04日 14:54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监管模式创新、促进贸易便利化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探索试点的重要内容。要“管得住”,又要“快起来”,这对口岸监管部门提出新挑战。记者昨天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该局立足自身职能陆续为自贸试验区度身定制的进出口工业产品检验监管新政策,已初步显露成效。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董超透露,今年将在前期基础上,继续推出进出口工业产品检验监管十项新政策,助力自贸试验区。

  三四个工作日缩至一个

  “快检快放”便利化措施是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自贸试验区推出的首批措施之一。政策背后的精髓,是监管理念的转变。具体来说,对企业进口产品实施以合格保证为基础的评定程序,对出口产品推行“企业分类管理+产品风险监测+出口抽批放行”的监管模式。同时,对企业开放检验检疫下属实验室检测资源,符合条件的企业自建实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以及试点范围内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进出口产品检验结果,也予以采信。另外,还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出口免验商品”等。去年12月,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经过综合评审,确定19家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成为“快检快放”便捷化监管措施的受惠企业。

  至今年2月底,已有488批次、3794万美元的进出口产品享受“快检快放”便捷化措施。经初步统计,这些产品检验放行时间从原来的3到4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

  物流时间省25万小时

  “即查即放”,这是检验检疫部门提升口岸效率的另一种全新查验模式。目前,这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场查验放行模式,已在自贸试验区部分进出境集装箱货物查验工作中试点成功。据悉,今年检验检疫部门将加速扩大应用范围,在一线入境环节的进境集装箱查验工作中全面导入该模式,在二线进口环节的能效标识产品、民用商品入境验证及部分消费类产品检验放行工作中逐步推行该模式,力争实现自贸试验区范围内“货到即查,查毕即放”。

  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做了计算:以去年自贸试验区34.16万批查验业务量计算,如果全面实现“即查即放”,预计一年可为自贸试验区企业节省物流时间合计25万小时,为企业增加盈利空间1.27亿元。

  入境再利用产业发展

  在自贸试验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还支持符合资质的企业开展入境维修及再制造业务。对入境维修用旧机电产品以“一次核准、多次使用、有效期内核放”的方式,实施简易备案程序,并对低风险的入境维修产品免于实施境外装运前检验。

  截至今年2月,自贸试验区内已有12家企业通过入境再利用业务资质评估,累计受理进口维修用旧机电产品申报3827批次,涉及金额7650万美元,维修产品出口10897批次,涉及金额1.3亿美元,入境再利用产业规模经济效应已经显现。下一步,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将发挥自贸试验区一门式窗口服务优势,对申请开展入境再利用业务的企业采取“统一申请受理,统一资料审核,快速资质评估,规范日常监管”的全新业务流程管理模式。

  再推十项新政助发展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透露,今年将进一步在四个方面推出十项新政策,助力自贸试验区发展。

  其中,第三方检验机构使用与监管新制度包括三项:一是放宽审批条件、降低准入门槛,包括自然人及从事内贸检验鉴定业务不满3年的机构,均可在自贸试验区内申请设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二是以第三方检验机构自愿申请、社会公示和退出机制为管理手段,通过监督抽查、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等手段,强化对被采信结果的第三方检验机构的事中监管和事后追责。三是按照“合格假定+责任追究”的宏观质量安全监管思路,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参与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工作。

  推行进口工业产品分类监管的新制度包括两项:一是逐项分步开展进口工业品质量安全风险分级工作,划分进口产品风险等级,简化一般风险产品监管,严格高风险产品监管,在质量安全风险可控前提下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二是建立进口工业产品风险评估动态调整制度,将监管重点聚焦于不合格高发或风险隐患较大的质量安全项目。

  建设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新体系方面有三项新政,分别是建立进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约谈机制;建立进出口不合格工业产品闭环处置机制,规范技术处理、退运或销毁等不合格处置管理程序;建立重大质量安全问题的应对机制,强化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和打击假冒伪劣。

  而在特殊区域危化品管理新模式方面,一是试点自贸试验区内出入境危险化学品管理新制度,在安全前提下进一步简化监管流程;二是推进跨部门合作,共同探索危化品“串联”单独执法向“并轨”联合监管转变。(记者 杨群)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