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钟南山:治灰霾中国很可能创造奇迹

2014年03月07日 15:19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钟南山(右)在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发言 新华社发

  “国外发达国家治理大气污染历经20多年时间,但中国很可能创造奇迹!”以敢言著称的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院士,在前年的全国两会上因发表PM2.5危害的言论引起强烈反响,6日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一次重提这个话题。他说,以目前国家和各省市的重视程度和治理力度,很可能创造出令外国专家感觉不可思议的成效,“比如广东,很可能在五年内看到明显效果”!

  【谈雾霾】

  举国治雾霾或创造奇迹  

  “没有人的健康,再多的GDP都没用!”前年两会上钟南山院士大声呼吁加强雾霾检测,并要求各地公布检测数据。事隔两年,他再次提起这个话题时,言语中有了些许轻松。他说,当年呼吁全社会关注PM2.5时,还有很多批评的声音,而今天已成为共识了!“而且各地开展监测并公布数据的速度比我预想的快!”

  钟南山说,去年他还交了一份建议,要把治理污染提高到“政府对民生的态度”的高度去看,要比GDP更重要。“我当了7年全国人大代表,在所有提出过的建议中,这个建议的落实效果我最满意。因为提出来后,政府有回答、有措施、有理念、有行动!”

  去年中央出台了“大气十条”,今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治理大气污染列入9大重点工作之一。

  广东治理污染的力度也很大,提出到2017年力争珠三角区域PM2.5平均浓度在全国重点控制区域率先达标。“如果能实现很了不起!”钟南山说,从世界范围内看,大气污染的治理没有那么快能见效果的,英国、美国都花了20年,广东决心在5年内取得看得见的成效,确实不容易。

  “国外专家都不信,但是我认为有可能,中国是举国体制,在大事情上能创造奇迹!”钟南山说。

  灰霾毒害至今没搞清楚

  “攻坚战”出效果可能较快,但彻底好转还要打“持久战”。钟南山说,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对雾霾的研究还没有大进展。“成因不清楚,危害也不太清楚。”钟南山说,他一直在收集资料,但国外是通过长期的观察才有一定说法的,中国还没有那么多积累。

  钟南山说,沈阳去年11月做了灰霾对咳嗽与哮喘的影响研究,当时污染严重,PM2.5的浓度达到600-800,孩子的咳嗽发病率由一般的3%增加到了9%;哮喘增加了一倍。“从现在的资料看,灰霾浓度上升中开始危害较大,浓度在一二百到四五百时危害处于平段,到500-800时发病率会剧烈增加!”

  治理空气污染人人有责

  “近两年大气污染问题已影响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外国投资者都不想来了,家属纷纷搬走,美国学校撑起了大帐篷,让孩子在里面活动,这直接影响到了国家形象!”

  面对严峻的形势,钟南山说,在治理灰霾的问题上,有个理念很重要,目前有了问题大家总是埋怨政府,其实在灰霾问题上人人都是受害者,同时人人也都可能是施害者。“开汽车、做烹饪等,每个人都可能做,都会不同程度污染环境;所以要治理污染,每个人都有责任!”

  限车不是治灰霾的好办法

  为减少空气污染,很多城市开始限车牌。钟南山说,限号、限牌都是消极的办法,也不是治理灰霾的好办法。他说,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约是15%-20%,燃煤是20%多。但减少汽车不是根本办法,国外的汽车比中国的多,但并没造成严重污染。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交通拥堵,再好的汽车、再好的汽油开开停停都会造成空气污染。”钟南山说,这是城市设计的问题,如北京城摊大饼式的建设模式,没有任何空间,污染问题很难解决。国外有成功解决问题的例子,比如美国洛杉矶,城市很大,但是由七八十个卫星城市组成的,城和城之间有距离,“将来中国也要用这样模式发展,才能解决拥堵和汽车尾气污染问题”。

  【谈控烟】

  控烟多年,效果很不满意!

  钟南山多年来一直呼吁控烟,被问及感觉效果如何,他的回答非常直接:“我很不满意!”他说,很多年来控烟推进非常困难,阻力重重。

  他分析,这不仅是观念的问题,还有深层次的经济原因。“在很多省烟草工业都是支柱产业,要控烟就涉及产业大调整。这是很多部门不愿意看到的。”钟南山说,在中国控烟比瑞典、新加坡、香港等难度大,主要就是经济基础在起作用。“控烟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对我们非常不满,曾给我们颁了个‘最脏烟灰缸’奖。”

  不过钟南山对本届政府很有信心,“已经看到了真实的行动,起码在公共场所的控烟取得了效果,这次两会也禁烟了,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钟南山说,首先三类人要控烟,一是各级领导干部,二是老师,还有医生。“这三类人不抽烟了,控烟工作将会走得顺利很多!”(特派北京记者 夏杨)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