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强化监督权威部门岂能失声

2014年03月18日 10:19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些厂家将鱼肝油加工成婴幼儿食品来销售,并称“其实医生告诉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是不需要补充鱼肝油的”。随后,即有媒体和微博等提出质疑,认为婴幼儿可以也应该通过鱼肝油或纯维生素D制剂来补充维生素D,否则会致使佝偻病发病率上升。相信看到这,并非专业人士的社会公众要不知所措了。

  同样,央视曝光了两家明胶生产企业以工业垃圾皮料为原料生产明胶。而涉事企业随即称其所采用的原材料及其生产加工及销售环节,均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相关的行业标准。如此“对掐”,作为社会公众,我们该相信谁呢?

  毋庸置疑,媒体尤其是大众传媒的监督曝光,曾经在社会上起到了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尤其是经过诸如三鹿奶粉、毒胶囊、假葡萄酒等事件后,媒体曝光,往往成为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权威发布”。但媒体的“权威发布”,毕竟不能取代权威部门的权威声音,正如舆论监督终究不能取代法律监督。

  毫无疑问,作为大众传媒,理应通过专业科学与理智审慎的工作,将自身打造成为不实信息的“过滤器”和理性情绪的“孵化器”,成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助推器”。否则,以讹传讹,只会渐渐失去公信力。但客观而言,现在媒体数量众多,各媒体由于自身条件所限,掌握信息各异,对同样事件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也是常有之事。更何况即使是采访专家,也常常是观点不一。而目前各种新媒体、自媒体等亦加入信息传播的大军,社会公众接受的信息可谓众声喧哗。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威声音,最为关键。

  但令人遗憾的是,与媒体及时曝光和社会公众高度关切相比,权威部门的权威表态总是慢一拍甚至慢几拍,“失声”现象仍较为普遍。不仅此次鱼肝油和明胶是如此,前不久曝出的PVC保鲜膜是否有毒、房企土地增值税偷漏与否等事件上,也都未见权威部门及时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曝光者与利益方依旧各执一词。

  不管是责任主体不明的推诿,还是机关应急处置的效率低下,权威声音的缺失或姗姗来迟,往往给谣言传播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下转A5版

  上接A1版 与“真理越辩越明”恰恰相反,各种矛盾对立的信息传播,在现代社会则会加重人们心中的混沌,将社会理性之水搅浑。而现代人在面对各种矛盾对立的信息时,也往往会选择对“揭黑露丑”者“宁可信其有”,以至于权威声音即使随后现身,“真相”也会被人们所质疑。

  在微博、微信日益主导人际交流的当下,主流大众传媒的曝光,其舆论监督的效能已有所弱化,渐有演变成引发社会话题或讨论热点之势。而抢抓媒体曝光信息的第一落点,让权威声音及时消弭社会公众心中的疑虑,在这个信息推送的时代,理应成为权威部门的一门必修课。(耿 联)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