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奶粉进药店缘何不叫座

2014年03月27日 09:13 来源:湖北日报 参与互动(0)

  去年10月26日,“奶粉进药店”项目在北京开始进行公共测试运行。经过5个月的运作,记者走访发现,由于在药店销售的奶粉普遍存在价格高、购买量少、手续繁杂等问题,个别药店平均月售仅四五罐。(3月26日《北京青年报》)

  “奶粉当药品管”曾经被视为“提升婴幼儿乳粉质量、提振消费者信心”的举措,引发热切企盼。但“奶粉进药店”管理模式的销售遇冷,表明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一项旨在保证质量、促进消费的惠民举措,缘何叫好不叫座?

  “奶粉进药店”的销售不景气,也许与人们长期形成的到超市或母婴店购买奶粉的消费习惯不无关系。但5个月的消费实践,暴露出的高于超市价格、小于超市购量、无赠品与积分的促销,只有手续繁杂,如何能吸引消费者购买奶粉时弃超市而奔药店?

  至于“奶粉进药店”之后“品质更高”和“安全更有保障”的允诺,更像是空头支票,而这恰恰应当是“奶粉当药品管”措施的本质所在。“奶粉当药品管”并非只是将奶粉摆上药店货架,而是对婴幼儿乳粉的生产企业,由只需通过QS认证的“食品”类管理标准,提升为必须通过GMP认证的“药品”类管理标准,但目前药店奶粉与超市奶粉的进货渠道别无二致。

  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是奶源安全和质量合格,至于将奶粉摆放到哪里销售并不重要。只有让“品质更高”、和“安全更有保障”的承诺变为监管现实,“奶粉进药店”才会有足够的营销底气和充分的改善空间。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