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周六将迎首个祭扫高峰

2014年03月27日 10:01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清明节将至,昨日,北京晨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预计本周六将迎来首个扫墓高峰,且高峰会延续至4月7日。据了解,今年全市扫墓人数将会超过340万人,建议市民合理安排时间、错峰扫墓。另外,下半年本市将在八宝山、平谷两地试点建立生态公墓。

  清明当日将创人流新高

  今年清明祭扫的集中服务日共17天,3月22日起至4月7日结束。市民政局预计3月29、30日以及4月5、6、7日将成为扫墓服务高峰日。另外,今年清明节5个重点日时间间隔短,4月5日、6日、7日将面临人流、车流高度集中,特别是4月5日清明节当日可能会创单日祭扫人流量新高。

  据悉,今年本市扫墓点由去年的147处增至163处,新增11%;安置骨灰达74.7万余份,比去年增加2.5万余份。较为集中的八宝山地区骨灰量为10万6千余份,另外就是昌平区公墓较多,骨灰量15万余份,这两个地区扫墓点人流会比较集中。

  市属公墓免费发送鲜花

  对这一情况,市民政局表示,根据往年情况,一般下午祭扫点人数会比上午少很多,建议市民合理安排祭扫活动。此外,各主要墓地附近交通预计较为拥堵,建议市民尽量乘坐公交车、地铁。

  今年清明高峰日期间,市属公墓将继续免费向市民发送以黄白菊花为主的100余万枝鲜花,免费提供祭扫鲜花、便民手册、祈福墙、黄丝带等服务。市民政局还透露,下半年本市将在八宝山、平谷两地试点建立生态公墓。

  选择不同致服务费悬殊

  市民政局昨天同时介绍了本市墓地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市场类收费项目。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地穴租赁费和墓地管理费。墓穴租赁周期为20年,从第二个周期开始,只收取墓地管理费。

  市场类收费项目,属于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动态调整的收费项目,包括墓地石材工料费、安葬合葬工程服务、个性艺术设计服务、描碑刻字服务、电脑印像或手工雕像服务、墓地摆花祭奠服务等。市场类收费项目空间跨度较大,根据家属不同的选择,产生的高中低价位悬殊。

  据统计,2009年以来北京每年火化量均在8万以上,选择墓地安葬的大约有三分之一左右,且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北京选择骨灰撒海的近两年数量突增,2011年以来每年连续突破1000份。晨报记者 曹晶瑞

  ■相关新闻

  零散烈士墓抢救保护完成

  北京晨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本市已迁移、整合、修缮零散烈士墓3971个,修缮烈士纪念设施215个,提前近一年完成全市全部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抢救保护工作。

  另外,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加强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昌平区流村镇西峰山村烈士陵园在原有基础上改扩建成昌平区烈士陵园,除此以外,昌平区还额外保留4个规模适中的烈士陵园。

  据了解,昌平烈士陵园占地75.41亩,总投资7000多万元。主要陈列昌平革命史及烈士事迹,安葬自抗日战争以来各个历史时期为国捐躯的英烈。陵园目前建设规模达到500座烈士墓,足以将昌平区零散烈士墓全部迁移到新的陵园。据了解, 今年清明,昌平烈士陵园将正式对外开放。

  15点以后扫墓客流最少

  本周末就是清明扫墓的第一个高峰期,又恰逢天气回暖,市民祭扫与游园踏青活动集中交汇。北京晨报记者昨天从石景山公安分局获悉,警方已针对此情况发出提示:避开扫墓高峰时间,15点以后的客流最少。

  晨报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各墓区可能出现的人流高峰,石景山公安分局加强了安全监管力度,高峰时段如果人员过于集中,将采取限时限量措施适当控制人流。针对人员密集、区域相对狭小的重点部位,现场执勤民警将随时测算扫墓人数和车辆,每半小时与指挥部互通一次信息,一旦濒临饱和,将放缓人员进场速度控制客流,严防发生人员拥挤。

  民警表示,每天上午祭扫的人最多,上午9点至11点将是一天之中的高峰时段。14点至15点间将出现一天中的第二次峰值,15点以后,客流将越来越少。提醒群众最好错开重点高峰日和每天的高峰时段来扫墓,以防拥挤。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