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湖南攸县:煤炭大县的“两型”蝶变

2014年03月28日 22: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攸县3月28日电 题:湖南攸县:煤炭大县的“两型”蝶变

  记者 唐小晴

  鳞次栉比的平房、内容丰富的乡村大舞台……从文明古县到经济强县,从煤炭大县到宜居新城,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株洲攸县用“两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画笔,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新画卷。

  不要带血的黑色GDP

  攸县素有“湘东明珠”之称,拥有江南地区最大的亿吨级煤田,煤炭储存量4.9亿吨,年原产煤700万吨,是中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和商品煤基地县。

  攸县县长龚红果表示,攸县是一个资源大县、农业大县,加快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这就需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问题;二是经济转型与培育代替的问题。

  2013年,攸县县委明确提出“能源攸县三年提升计划”,长远布局,将宁家坪周边定为集中发展区,酒埠江、桃水、柏市三个乡镇为重点发展区域,引导煤炭加工经营企业向“一区三点”集中,全力打造煤炭资源精深加工和销售为主的百亿产业集群,使攸县成为湘东南赣西北最大的煤炭生产加工营销基地。

  在龚红果看来,“两型”二字有不同理解。这位经验丰富的县长说,“两型”从字面上理解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如从地方经济发展角度而言,可谓“健身”和“瘦身”。

  由此,攸县在将原来2000余家煤炭整合关闭为94家的基础上,再次重组成14家集团公司,并投入转型技改资金,引进山西煤炭精洗技术和投资项目,发展煤炭洗选、煤矸石制砖等精深加工,淘汰了一批落后设备和产能。

  今后3年,攸县将力争实现煤炭生产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吨,打造100亿产业集群,成为长株潭重要的煤炭能源供应基地。

  龚红果说,牺牲GDP,是产业转型的“阵痛”,攸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但不要带血的、黑色的GDP。

  “城乡同治”扮靓新农村

  张喜平、陈福庭夫妇,是攸县鸭塘铺乡再生资源回收站的回收员。每天一睁眼的首件事,就是穿上黄色制服,开着专用回收车,前往回收点“收货”。

  在攸县,像张喜平、陈福庭这样的回收员有200余人。这也是攸县“两型”建设中的一幕,即全面推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

  2013年,攸县建立了再生资源产业园项目,并调动收废员积极性,从源头上保证全面回收城乡居民的白色生活垃圾及有害有毒废弃物。

  “城乡环境要突出‘同治、同建、同享’,不断提升目标、提升档次、提升水平,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再加压、再升温、再提质。”攸县县委书记胡湘之认为,在城乡同治升级提质发展中必须大力提倡示范效应。

  去年,攸县将10个村定为城乡同治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同时又在每个乡镇(街道)建设一个同治示范村,以此辐射带动整个新农村建设。

  此后,攸县财政每年拿出500-1000万元扶持重点示范村,结对帮扶水利、道路、电力、通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居民村落布局规划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然而,随着城乡同治的理念不断深入,攸县一方面是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却是“建新房不拆旧房,占地基不退老基”现象时有发生,“空心破败房”既影响村容村貌,更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一场声势浩大的公路沿线破败空心房拆除拉开序幕。截至2013年末,全县共拆除破败空心房1300余栋。

  此外,攸县还在县城区实现畜禽“零养殖”,体质改造农贸市场。攸县城关镇居民丁建兵说,自攸县实施“城乡同治”后,城乡里的环境好了,村貌变美了,居民的幸福感提升了一大步。

  2013年,湖南省发布《绿色乡村》、《乡村绿色家庭》两项地方标准,攸县城乡同治成功经验成为主要参照标准。

  “两型”理念深入民心

  几年前,位于攸县网岭镇东部的罗家坪村村民环保意识不强,生活垃圾随处乱倒,村庄环境令人堪忧。

  近年来,罗家坪村将“两型”示范村庄创建工作作为切入点,不仅积极贯彻落实两型社会理念,还倡导生态农业和低碳生活方式,全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据了解,在村庄整治过程中,罗坪村村民主动发挥力量,筹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该村已建成40个垃圾池、候车亭4个,沼气池68个,改水327户,改厨142户,拓宽硬化道路50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41盏,大力改善了村容村貌。

  一位柳姓的罗家坪村村民告诉记者,全村每家每户都统一配备了垃圾桶,屋边还有垃圾池,生活垃圾还能定期送至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两型’建设关键是老百姓参与,有了村里的绿色宜居环境,谁还愿意去外地呢。”

  打造文化乐园是罗家坪村“两型”建设的一大特色。该村分片建立了农民书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现代农民,同时成立了村腰鼓队、舞龙队、门球队和老年篮球队,甚至还有投资27万元的村级游泳场所。环境卫生进家门、文化娱乐进农家等各项“两型”活动深入民心。

  如今的罗家坪,到处是一栋栋红墙青瓦的村民住宅、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街组巷,这些都展示着农村中的现代化生活气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