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促进公共资源均衡分配是疏解城区人口的关键

2014年03月31日 11:08 来源:兰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日前,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兰州市疏解中心城区密度完善城市功能实施意见》,计划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努力实现中心城区的功能优化和环境提升。

  《兰州市疏解中心城区密度完善城市功能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就是“双增双减”,即增加城市绿地、增加公共空间,减少建筑容量、减少人口密度的要求,重点建设城市绿色通廊、公共绿地、广场、公园,扩大森林、湿地等绿色空间的比重。同时,逐步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兰州新区和周边地区转移,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知识密集性产业,并通过引导城区人口转移、严控中心城区用地、制定优惠政策等措施,力争有效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和建筑物聚集。

  相信很多兰州市民对于兰州城区人口密集、建筑物密集,绿地稀少、公共设施不足的问题都是心有所感,对于疏解中心城区密度、完善城市功能都是有所期待。兰州市人口和建筑物密集的程度,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恐怕都名列前茅。中心城区人口密集是改革开放三十多来兰州社会经济发展的见证,但也显而易见的说明了兰州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两山夹一河的特殊地形,造就了兰州城区宽容的局限。从谷歌卫星图片上就可以看出,城区以北、以东地区大片裸露的黄土,这些都是兰州市为增加城区土地面积而进行的大规模开山辟地活动。但仅仅进行大规模的削山造地,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兰州市土地资源有限的难题。

  兰州市必须破解面临的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瓶颈,否则,治污治堵的成果都将随着城市发展资源的进一步集中而失效,兰州市也将陷入发展乏力的局面。《兰州市疏解中心城区密度完善城市功能实施意见》应该说很有前瞻性的提出了解决兰州中心城区人口、资源过于密集的对策,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对城市功能区进行了重新定位——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兰州新区和周边地区转移,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知识密集性产业。目前兰州市中心城区人口过度聚集,跟城市定位不清,追求功能齐全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想有效减轻人口压力,必须从规划层面赋予大城市更加清晰的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此引导包括人口在内的各类资源有序流动、合理配置。我们提出要再造一个兰州,这个再造兰州的基础就是新中心区。随着城区主要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未来将会有大量工业人口迁出主城区。这即为兰州经济发展夯实了产业基础,同时也给中心城区调整空间结构提供了基础。这给我们未来的城市规划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雁滩地区是兰州城市扩容的一个鲜活标本,每天十多万人在雁滩和中心城区之间做钟摆式流动造成上下班时的拥堵,区域内的公共设施比起居住人口来明显不足,居民上学、购物、看病都有赖于中心城区供给,可以说,雁滩就是兰州的一座“睡城”。幸亏雁滩紧邻中心城区,公共资源的不足还可以通过中心城区来弥补,但未来如果要大规模的疏解城区人口,实现优质公共资源在主城区和新区之间的均等化配置将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只有通过完善市区近郊及周边地区的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和生活服务配置,才能有效减少迁出人口对中心城市的依赖,否则,“压力再大也要去大城市”的现象也一定会在兰州同样再现。

  对于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城市的兰州来说,发展空间不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正严重考验着城市主政者的治理能力,而将人口疏解成为政府一个“自然的选择”。这个选择的过程从调整城市功能区开始,从大力发展新区以及近郊城镇化入手。打破城乡二元化发展的瓶颈与此已显得尤为迫切,公共资源,尤其是优质公共资源的再分配就必须随着这一进程的发展而有所倾斜,促进公共资源均衡分配将是疏解中心城区人口的关键。(徐晓兵)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