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城区仍有1.9万户未分表用户

2014年04月03日 09:05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昨天,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居民用水价格调整听证方案。方案中称,对于少数不具备一户一表条件无法抄表到户的居民,暂不执行阶梯水价。昨天,记者分别采访了北京市发改委和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了解到,目前本市共有1.9万户不具备一户一表条件的用户,用水量不足1000万立方米。但是,方案中提出的“因家庭人口较多而导致用水量增加的家庭,不具备分表条件的,适当增加阶梯水量基数。”如何确定这些家庭的水量基数,却无明确答复。

  1

  多口家庭用水将研究标准

  >>方案

  对确因人口较多而导致用水量增加的家庭,具备分表条件的,应给予分表,不具备分表条件的,适当增加阶梯水量基数。

  分表条件、用水基数如何确定?

  对于确因家庭人口多而导致的用水量增加问题,在政策实施细则中将会明确办理程序、条件、要求等办法。对于具体增加多少水量基数,将根据听证会及各方意见确定的水量方案情况,结合国家对不同城市居民用水量的参考标准,研究确定。自来水集团会按照公布的方案中提到的具备分表条件的,可进行分表。

  2

  1.9万户居民无分表条件

  >>方案

  对于少数不具备一户一表条件而无法抄表到户的居民用户,暂不执行阶梯水价,按第一阶梯水价标准执行。

  不具备一户一表条件的有多少?

  2009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近20万户“一户一表”改造和查表到户工作。目前,市自来水集团所属市区供水范围内,还有平房合表、简易楼用户约1.9万户,用水量不到1000万立方米。对于这少部分不具备一户一表条件而无法抄表的用户,暂不执行阶梯水价,水价按第一阶梯标准执行。

  3

  涨价只是减少亏损的额度

  >>方案

  水价调整后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供水企业实施户表改造,弥补供排水成本、增强供排水保障能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调价后会增收多少钱要怎么花?

  近年来,北京供排水建设任务非常繁重,要完成本市陆续出台的南水北调、污水处理等多项三年行动方案的建设、中小河道疏浚等,初步估算需投入1500亿元。记者了解到,自来水集团近年每年都投入资金用于更新自来水管线和城市管网建设,同时随着南水即将进京,本市还要兴建多个水厂,相关内部人士表示,水价调整后增加的收入只是减少了亏损的额度,如果政府的补贴减少,也相当于没有增加收入;如果政府的补贴不变,将增加的收入会用于管网建设等。

  4

  南水北调进京再研究水价

  >>方案

  南水预计今年底将进入京城,但本次调价方案中并未涉及南水价格。

  南水进京后水价是否还会调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预计今年下半年通水,本次水价调整没有考虑南水北调来水因素,但有利于今后与南水北调水价的衔接。待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本市将根据国家确定的主体工程水价以及本市配套工程建设运营情况,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承受能力等因素,适时研究调整本市用水价格。

  5

  非居民用水或不听证调价

  >>方案

  “进一步完善非居民用水超定额加价征收管理政策,严格执行特殊行业用水价格标准。”

  非居民用水调价还需要听证吗?

  本次水价改革是全面改革。非居民水价按照价格能够覆盖供排水成本、保障供排水适度投资回报、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的思路进行调整。特殊行业用水将加大差别水价实施力度,水价将大幅增长,起到抑制高耗水行业发展的作用。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调整居民水价的同时,也将进行非居民水价的上涨,尤其是非居民水价和特殊行业这两类的基础水价,也就是用水基数等方面肯定要调整,但不一定要召开听证会。

  6

  居民用水涨幅低于商用水

  >>方案

  此前发改委发布消息称,现行的6类水价将合并为3类,其他类水价基准价是多少,本方案也未涉及。

  非居民用水涨幅高于居民用水?

  根据历次水价调整先例,一般居民水价调整前直接公布非居民价格上调。如2009年那次的水价调整,当年的11月19日晚,市发改委在官网上公布了非居民用水水价调整方案,次日起,非居民用水水价上调0.40元/立方米,并实现工商业和服务业用水同价,其中水资源费上调0.22元/立方米,污水处理费上调0.18元/立方米。随后才召开居民水价调整听证会上调0.3元/立方米,低于非居民用水涨幅。(京华时报记者 文静 周宇)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