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人45年苦寻86名烈士 跋涉10万公里为英灵碑上有名

2014年04月03日 13:38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一个人,45年,10万公里。这三个数字相加之后的结果是86个名字,烈士的名字。

  1959年,8岁的郑沂家不会想到,村边3座无名烈士墓将会成为他此后大半生的牵绊。从1969年参军开始,郑沂家帮助安葬在临沂的86名烈士找到了名字。

  在电影《集结号》中,谷子地为了属于九连47个弟兄的荣誉,用尽毕生时间寻找死难战友。郑沂家堪称临沂版“谷子地”。

  儿时记忆>> 村边三座烈士墓连名字都没有

  4月2日,躺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区的病房里,提起这些年来为无名烈士找“名”的原因,郑沂家说,“我就想让人们能记住他们”。

  在郑沂家的老家临沂市河东区汤头街道办事处上郑庄村,曾有三座无名烈士墓,坐落在离村子不远的汤山脚下。1959年,8岁的郑沂家跟随父亲去汤头赶集,对这几座烈士墓印象深刻。

  “小碗粗的木头,从中间劈开,就立在坟头前,上面也没有名字,光写着‘革命烈士’”,郑沂家回忆,当时坐在父亲推的独轮车上,他听了很多关于烈士的故事。

  日本鬼子的炮楼建在汤山上,有一天鬼子下山扫荡,郑沂家的爷爷年龄大跑不动,和村里其他没来得及跑远的六个人都被鬼子开枪打死。鬼子没抢到东西,把上郑庄村烧了。

  在父亲的讲述下,8岁的郑沂家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没有八路军的保护,村里老少爷们早就让鬼子杀光了。

  从那个时候起,郑沂家开始牵挂长眠在村边的这些烈士。

  百寻不得>> 用买冰箱的钱为三名烈士立碑

  1969年,郑沂家入伍,加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38军113师337团“钢八连”。从那个时候起,他开始为老家村边的三位烈士寻名。

  郑沂家说,在部队11年,他利用各种机会寻找知情人,走访经历过战争的退休老首长,去烈士陵园或者干休所,找了1200多人,但都没有结果。

  1980年,郑沂家转业回到临沂,找寻重点放在沂蒙山区。但打听了300多人仍毫无头绪。

  1998年建军节前,郑沂家瞒着妻子,用家里准备买电冰箱的2000多元为三位无名烈士立了碑,因为不知道烈士的真名,郑沂家决定暂用“魏中华、盛伟大、司光荣”3个名字,取谐音:“为中华,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柳暗花明>> 得到线索三次南下终解儿时心结

  一个退伍军人为无名烈士立碑,许多人从媒体上了解到这一信息后,纷纷给郑沂家提供线索。

  2000年的一天,一位叫马德水的德州人找到了郑沂家,说哥哥马德山在解放战争中牺牲在临沂一带,并且提供了马德山当时所在部队的编号:38军。

  郑沂家一路找到了住在南京的原38军老首长。老首长回忆,当时部队确实有一位德州籍马姓战士,牺牲在当年的汤山战役。根据老首长提供的线索,郑沂家又远赴北京,找到了原38军的一位陈姓首长,他说与马德山一起牺牲的还有一位叫卢百胜的江苏籍战士,两人是一个班的战友,牺牲后就葬在山下。

  郑沂家又开始寻找第三位烈士的名字。2004年的一天,他得到线索,烈士可能来自江西南昌的一个红军村。郑沂家赶往南昌,一位老领导说,部队有一位姓刘的江西籍小通讯员牺牲在汤山,临沂李官镇夏村有位李姓老人,帮忙掩埋过烈士遗体。

  几经周折,郑沂家见到了84岁的李姓老人。老人回忆,当年战役结束后,自己确实从战场上背下了一位受重伤的小通讯员,后来因为伤势太重牺牲了,埋在了汤山。他依稀记得听到那个小战士说自己叫“英明”。

  为了求证这个名字,郑沂家再次奔赴红军村,听到“刘英明”三个字,老领导一下子记起他就是那位牺牲在汤山的战士,牺牲时年仅18岁。

  至此,郑沂家终于解开了从8岁开始萦绕心头的牵挂。

  脚步未停>> 花光积蓄,又替83位烈士找到名字

  三位烈士的名字找到了,但临沂的茶山烈士陵园212名烈士中仍有近200位烈士“无名”。

  为了帮这些烈士找名字,郑沂家换了好几次工作,工作之余他四处走访,南到海南,北到哈尔滨,西至陕西,足迹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份,行程近10万公里,采访老八路、老红军2000多人。

  郑沂家让妻子王德云在家专职接热线,他外出奔波。“结婚时,他心都扑在军营里,一年到头探不了一次亲,好不容易转业了,又到处帮着烈士找名,花光自己的工资,又花光家里的积蓄。”说起郑沂家,妻子王德云有很多抱怨。

  但郑沂家固执地坚持。继村边3个无名烈士后,他又帮83位烈士找到名字,并亲自将这些名字刻在了茶山最高峰。

  一周前,63岁的郑沂家因病住院了,但他不服老,盼着赶紧出院,继续为无名烈士找名字。(本报记者 高祥)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