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简政放权的公务员去哪儿?

2014年04月03日 15:11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昨天《苏州日报》有两条消息吸引了我:一是A04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报道专版上,刊发苏州市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永清文章,题为《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办》,其中谈到积极革新服务举措,比如优化了二手房交易内部流程,将市民办理资金托管需往返的次数由原来的4次减少到了2次;二是A11版刊发李克强总理对机关党建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秉持改革和法治精神。拿出削手中权的勇气,直面矛盾、敢于担当,不打‘小算盘’,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把该由市场决定的交给市场,让市场发力,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上头号召简政放权,下头优化工作流程,都是有利于人民的好事。前些日子,我看有报道说,中央部门取消了几百个审批项目,有的地方上也取消了成百上千的审批项目。好像大部分都是经济类的,对搞活经济、搞活市场有好处,有关老百姓直接切身利益诸如办理各类证件的审批项目,取消了几个,还没有谈到。

  各地各部门成百上千的项目审批权取消后,面临最大的实际问题是冗余的公务员去哪儿?毛主席当年说过一句话,人还在,心不死。每一项审批权对应的不仅仅是部门利益,还有一批负责审批的公务员。让这些人放权了,突然没有工作了,估计一下子很难适应。整天呆着,由纳税人养起来,也不是不行,问题是这些公务员是否心甘情愿?迫于形势压力,暂时交出一部分手中的审批大权,一旦时机成熟,他们会不会再变着法儿地拿回取消的审批权?我们之所以简政放权号召了很多年,几乎每一届新班子都动真格的,结果是审批项目越取消越多,根本原因大概与“人还在”有重要关系。这个部门还存在,这些岗位还存在,这些公务员还都在岗位上,让他们简政放权,只能是“一阵风”,雨过地皮湿,用某些公务员的话:“给上头点面子。”

  考察一个部门、一个地方是否真正简政放权,不仅仅是要看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同时更要看政府部门公务员清单,因事设人,而不是因人设事,把那些多余的部门合并、重组,把那些已经无事可干的公务员安排到其他工作岗位上。(苏文洋)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