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多地殡葬服务机构推开放日活动 市民观后称震撼

2014年04月04日 15:1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今年清明节前夕,包括广东、山东、陕西、湖北、江苏在内的全国多地殡葬服务机构都推出了面向社会公众的“开放日”活动,犹如一节难得的“生死课”,让普通市民走近“人生终点站”,触动参与者甚至更广泛的公众思考如何面对死亡、理解死亡。

  67岁的广州市民刘女士是一名退休医生,对于“生老病死”并不陌生,但当她在不久前举行的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开放日”活动中看到火化过后的遗骸时,仍然感到十分震撼,“第一次完整见证人生的最后这几步,确实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不仅在广州,清明节前的周末,广东省28家殡仪馆统一举行了“开放日”活动,让数百名参观者得以通过观看视频和展览、近距离观摩殡仪服务、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这个带有几分神秘的行业。

  “我们计划是25个参观名额,第一天就报满了。”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志坚告诉记者,“报名的人里面20多岁的年轻人和60岁以上的长者比较多。”

  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小陈告诉记者,他对殡仪服务有着诸多好奇:好奇他们怎么为尸体修容,让一些死不瞑目的死者看起来那么安详;好奇黄锦被下面是否真的穿戴好了家属指定购买的寿衣;好奇遗体从停放处到修容室到追悼会场再到火化场的转运过程到底怎么进行……

  “我非常认同今年全国各地殡仪馆举行的开放日活动,这是一节难得的‘生死教育’课。”广东药学院教授邹宇华对记者说。

  专门从事社会医学研究的邹宇华在2005年就开始关注“死亡教育”,并于2008年起在广东药学院开设“死亡教育”公共选修课,曾引起当地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2009年,他将课程更名为更容易为人接受的“生死教育”并一直开设至今,这个学期有170多名学生报名选修。

  死亡教育,目的在于使人们认清死亡的现象与本质,以应对死亡带来的悲伤,更好地经受风险的考验。

  “殡葬行业迈出开放的一步,为人们学会应对死亡带来了直观的机会,这种做法在英国等发达国家也已经取得良好效果。”邹宇华说。

  而李志坚告诉记者,尽管殡葬行业在这次的开放日活动中并不刻意突出死亡教育的内涵,但他们在长年工作中,一直注重关于生死的理念倡导。

  “在我们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向公众提倡‘厚养薄葬’。对亲人的爱应该更多地表现为生前的关怀,去世之后我们花费不需要多、墓不需要豪华,但一定要让死者有尊严、得到尊重。”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就已经有了死亡教育或生死教育。资料显示,至上世纪70年代,美国已有1500多所中小学开设有关死亡教育的课程。而中国内地的相关教育尚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既受到传统观念和伦理的束缚,又受制于人才队伍和教学资料的缺乏。

  “生死教育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范畴,涉及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等。”邹宇华说,“它不应该是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学科的事情,而应该和健康教育、性教育一样,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

  他建议,除了加强研究和人才培养,“生死教育”还可以融入学校教育已有的思想品德、健康教育等课程,除了理念的倡导,“生死教育”还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有不同的需要。年幼的孩子需要树立生命意识,学会规避生活中的风险;青少年可以通过生死教育来增强面对挫折的能力;中老年人需要学习如何推延死亡的发生、临终关怀等内容。”邹宇华说。

  尽管起步较晚、传统文化中对死亡也多有避讳,中国社会却并非没有“生死教育”的根基。代表“慎终追远”的清明节,也是一种“生死教育”。

  “清明节是我们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一是表达对先人的尊重,二是通过缅怀逝者的活动来维系整个家庭的感情。”李志坚说,“我们现在越来越强调对先人的祭奠要文明、环保,也应该更多地注重清明节的文化和情感内涵。”(记者赖雨晨)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