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贵州山里的“台湾村”

2014年04月06日 11: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探访贵州山里的“台湾村”
目前遵义台湾村里已有40万株成品蝴蝶兰,逾百个品种。 杨茜 摄
    玫红色是蝴蝶兰的主要色系,目前遵义台湾村的蝴蝶兰已出口至日本、美国等地。 杨茜 摄
    贵州与台湾因同处北纬25°,地形地貌和生物生态具有多重相似性,遵义良好的气候,适宜的温差,使得蝴蝶兰花期延长 杨茜 摄

  中新网遵义4月6日电 题:探访贵州山里的“台湾村”

  记者 杨茜

  在贵州遵义县三岔镇里有一个“台湾村”,这并不是一行政意义上的村子。  

  4月5日记者探秘这个“村庄”。

  踏着春风走进“村口”,园中道路两旁樱花树下落英缤纷,田里金灿灿的油菜花正是盛放时。“村”大道旁用花草拼就的“海峡两岸心心相连”花草墙吸引眼球。

  这里是由台湾今日景艺公司总投资3.1亿人民币建设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博览园,这里占地2000亩,以台湾蝴蝶兰栽培为核心,集生产、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

  “兰花花期长,一般能有三个月,但是在贵州遵义,气温适宜,花期基本能延长近6个月。”技术总监何立红高兴的告诉记者。站在成品区的大棚里,以经典玫红色为主体的蝴蝶兰竞相怒放。

  4月的贵州遵义,温度在10至20℃之间,为兰花的生长提供了最佳温差。已经建好使用的8个长40米,宽39米,高6米的大棚,分别作为幼苗培育基地、小苗生长区和成品展示区。

  记者在幼苗培育区看到,工人正在给幼苗换盆。工人刘红一边工作一边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每天起码可以得到55元工钱,还能学到培植兰花的技术,并且离家近,可以照顾家里人,比外出打工好。”

  作为贵州遵义县招商引资的重要项目,“台湾村”将在2014年完成项目建设,可以带动850人在园内务工,目前已解决近200人就业。

  “贵州开放的态度,优惠的政策是吸引我来到这里。选择遵义,主要是因为这里一年里大多数时间的昼夜温差最适宜兰花生长。目前台湾村里有40万株成品蝴蝶兰,逾百个品种培育中。”来自台湾宜兰的陈永进说:“台湾东部的蝴蝶兰在众多蝴蝶兰品种里最著名,2014前两个月,这里已有超过200万元的交易额,部分蝴蝶兰随着集团其他培植基地的兰花出口至日本、美国等地。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额可达到1.2亿元。”

  陈永进特别邀请记者8月再到“村”里来。“到了8月,不用去台湾,就在这里,买台湾最好吃的小点心,让你吃到最地道的台湾小吃。”陈永进说。2014年下半年园区整体完工后,这里还有樱花观赏区及台湾水果特色示范区、日本锦鲤展示中心等。

  贵州与台湾因同处北纬25°,地形地貌和生物生态具有多重相似性,随着两岸交流合作深入,贵州的发展潜力也愈发吸引台商投资。仅在遵义三岔镇,就有三名来自台湾不同地区的商人带着项目落地三岔。

  据贵州省台办统计,贵州省有台资企业94家,台资企业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而贵州农业与台湾农业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贵州台资农业类企业现已有26家,经营范围涉及种植业、休闲农业、农机设备等。(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