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0名业余“驴友”被困溶洞 设备不全攻略不足

2014年04月08日 10:10 来源:浙江在线 参与互动(0)
10名业余“驴友”被困溶洞设备不全攻略不足
消防队员背着受伤驴友小葛从山洞里出来

  4月6日傍晚6点左右,一个穿牛仔衬衣、黑色九分裤的女孩在两位消防队员的搀扶下,缓缓走上救护车。她染黄发,衣服湿漉漉的,一路弓着身子,神情痛苦。

  女孩姓葛,23岁,河南人,是杭州某高校在校学生。清明小长假,她跟几个网友组织了一支“探险小分队”,来到位于桐庐县瑶琳镇的纪龙山游玩,不想却受了伤。

  十个业余“驴友”第一次探险纪龙山

  八人被困溶洞两人出洞求助

  纪龙山与著名景点“瑶琳仙境”相距不远(直线距离约7公里),海拔818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上怪石嶙峋,云雾缭绕,时常有探险爱好者结对造访。

  小葛一行十人,互相之间并不认识,大家通过网络自发聚集起来,都是业余“驴友”。4月5日,他们相约到桐庐山区开展野外拓展探险活动。

  “纪龙山这个地方,我们也是在网上看到的,据说山上有独立的户外拓展培训基地,适合登山攀岩、徒步穿越。”驴友小张说,队伍里的成员都没有去过这个地方,见网上说还不错,就一致同意了。

  4月6日上午,十个人在纪龙山下碰面。“驴友”们年纪都不大,小葛是其中唯一一个大学生,年龄最小;而最年长的成员也不过30岁。因为事先攻略做得不充分,他们上山后绕了半天,还是没找到位于半山营地的户外拓展基地。

  时近中午,有人提议,随便找个洞穴算了。“我们每个人都戴了安全帽准备了手电,想想反正有设备,人又蛮多,没什么好怕的。”小张等人排成一列,依次进了山洞。这是一个天然溶洞,洞内地形曲折,最大落差近3米,很不好走。他们手脚并用、互帮互助,磕磕绊绊地前行。走了四十来分钟,好不容易来到一片比较开阔的地方,小葛忽然脚下一滑,跌进了旁边的水潭里。

  同行的驴友急忙把她拉上岸,但她连连喊疼,站都站不稳。

  由于洞里没有手机信号,大家商量一番,决定派出体力较好的两个人出洞求助。

  当天下午3点左右,有路人看见模样狼狈的一男一女从洞里跑出来。听说还有8个人被困在里面,路人报了警。

  有位来“探险”的女生还穿着裙子!

  警方:盲目“探险”实在危险

  消防、民警、医护人员立即组成一支救援队伍,紧急展开搜救。

  参与救援的民警说,洞顶有很多挂下来的钟乳石,部分地段还有积水,加上空间狭窄、光线昏暗,徒手攀爬比较困难。

  “我们走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他们”。几位民警带着没受伤的驴友先往外走,“他们没什么装备,有个女生还穿着裙子。那些落差比较大的地方,进来容易出去难,他们光靠手拉脚踩,要原路返回也不容易”。

  小葛跌落的地方落差约2米,她因为尾椎骨骨折,行走很不方便。地势稍微平坦一点,消防队员背着她走;有些狭窄通道仅容一人通过,小葛只能扶着消防员的肩,侧着身勉强往外挪。

  一直到6点,小葛才跌跌撞撞地走出洞口。医护人员陪着她去了医院。

  民警说,小葛等人遇险,主要是经验不足造成的。“我们进这种溶洞,通常都会边放线边往里走,不然很容易迷路。对于非专业的‘驴友’来说,盲目探险实在很危险”。

  这不是桐庐警方第一次接到驴友遇险的报警了。

  2012年4月,15位驴友去凤川街道的“十字架峡谷”探险,结果不慎迷路。警民联合搜索6个小时,才将他们救出。

  2009年2月,6位杭州驴友在同一地点被困,8小时后才在偏离探险线路4公里处被民警找到。

  警方提醒:户外探险安全第一,出发前务必做好充分准备,尽量不要去那些偏僻、信号不通的地方,随时与外界保持联系。都市快报 见习记者 林琳 通讯员 吴新宇 吕景帅

【编辑:王浩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