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妈妈心跳骤停 女儿心肺复苏十多分钟救回一命

2014年04月08日 10:25 来源:浙江在线 参与互动(0)

  记者昨日从温州市急救中心获悉,今年,该中心与温州市红十字会合作,开设急救培训基地,常年面向社会提供公益的急救知识培训服务。同时,急救还将在今年第一次走进温州市个别中学的课堂,成为选修课。

  据介绍,为保证课程质量,市急救中心会对每次培训的名额作一定限制。目前,培训基地4、5月的培训名额已经报满,培训计划已经安排到6月份。有兴趣参加的市民,可报名参与。团体或单位也可以预约免费上门培训。

  常年为更多市民提供的免费急救技能培训,“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课程,一种是普通的4学时的培训,还有一种是10学时的初级救护员培训。初级救护员培训结束通过考试的话,将领到红十字会颁发的证书。”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周波说,今后,市急救中心计划在初级救护员中招募志愿者,在确保急救安全的前提下,让初级救护员随120急救车一起出警,提高实战经验,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去年,该中心共开展了16场急救知识进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和义诊活动,普及社会人员约3000多人次。

  案例

  正确做心肺复苏

  救回妈妈一条命

  去年一年,市急救中心共接到200多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报警,但最终只有不到4%的患者逃脱死神魔爪。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死亡率?因为这类病人的黄金抢救时间是4至6分钟,再快的救护车也无法在这么短时间赶到现场。怎么办?只有让更多的人懂得在医生到之前该做什么。

  当时,这名患者心跳呼吸骤停。120中心急救人员赶到这名患者家里时,她的女儿正在给妈妈做心肺复苏。

  “她已经坚持了10来分钟,一直没停,这很关键。”周波说,医生马上接手,继续做心肺复苏。大概5分钟后,这名患者恢复了心跳呼吸,“这样的个案太少太少,所以印象很深刻。”

  据统计,就心肺复苏技术而言,在心脏停止跳动1分钟内实施,病患存活率可达90%,而在停止4分钟后实施,其存活率降至60%。也就是说每推延一分钟,病患的存活率就要下降10%。那些因心跳呼吸骤停而需要心肺复苏的患者,其黄金抢救时间在发病后的4~6分钟内。但再快的救护车,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

  有关资料显示,现在全国可在现场成功实施心肺复苏案例不到1%,有许多病患甚至都等不到医护人员到场就去世了。“所以,更多的人如果能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对抢救生命来说,意义很重要。”周波说。

  半个汤圆卡住气管

  快速取出恢复心跳

  车祸、坠落、刺伤……市急救中心去年的出警量统计显示,目前院前急救主要涉及的是意外伤害,约占40%。今年的清明小长假,市急救中心的120急救车共出动270多次,比平时增加约15%,这其中,车祸伤、摔伤等占据接警首位。

  有资料显示,40%的创伤患者因现场救治不规范或未能得到正确的初步急救措施而为院内急救带来困难或导致残疾。去年冬至,市区一位76岁的老人,就因为半个汤圆卡住气管送医。尽管医生以最快速度取出了汤圆,老人的心跳恢复了,但因为缺氧时间太久,老人术后仍昏迷。

  “创伤处理不正确的话易造成二次伤害,反而加重病情,甚至让小伤危及生命。”市急救中心培训科科长金晓胜举例说,比如刀刺伤,擅自把刀拔出来,反而会造成大出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止血,连同刀柄一起包扎固定好,送到医院由医生处理。

  延伸阅读

  常见意外如何正确处理

  市急救中心培训科科长金晓胜给大家梳理了几种常见意外正确家庭处理办法,方便市民操作。

  小儿气管异物,老人噎食

  拨打急救电话。儿童急救法:发生小儿气管异物后,应立即让患儿脸向下俯卧在施救者两腿间,头低脚高,然后施救者用手掌适当重击患儿两肩胛骨间数次。成人急救法:同时采用海氏冲击法进行抢救,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用双臂围抱患者,一手握拳,拳头拇指侧顶在患者的上腹部(脐稍上方),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向后用力、快速挤压,借助肺部产生的气流冲击将异物排出。

  流鼻血

  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如果有条件的话,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烫伤

  一旦发生烫伤后,立即将被烫部位放置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是用凉毛巾冷敷,轻微烫伤使用烫伤膏外涂后,将纱布或是绷带松松地缠绕在烫伤处以保护伤口。严重烫伤(皮肤破溃发黑或较大面积水泡)前往医院进一步处理。朱奕

【编辑:王浩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