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每月e题”拓宽了反腐路径

2014年04月08日 13:09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五一”将至,“四风”问题或将有所反弹并以更隐蔽的形式出现。近日,中纪委官网在“每月e题”栏目主动发邀,请群众晒一晒身边那些披着“隐身衣”的“四风”问题,曝光那些改头换面的腐败手段。(4月7日《京华时报》)

  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和治理工作的推进,腐败的手段也越来越隐蔽。比如前不久中纪委网站发布的信息称,有的开发商在售给公职人员商品房后,故意违反合同约定,然后由购房者向法院提起诉讼,败诉后被赔偿数十万元。由于有了“合法程序”和“市场规律”作为外衣,这样的手段很难被发现并受到惩治。若不能对其有清晰的洞察,那么防治手段就无以跟进,也无法提高反腐工作的效用。

  “每月e题”是对“直接举报”的延伸,只谈现象不针对具体案例,一方面可以让公众畅所欲言,从身边之事对腐败的新苗头和新现象进行最真实的反映;另一方面,有助于纪检监察机关找到新型腐败的规律,从而调整自己的防控思路和手段,对症下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每月e题”在技术层面并不算新奇,不过由此却传递出“开门反腐”的善意。十八大以来,“开门反腐”日益开放化和常态化,有力地提振了社会信心。特别是中纪委网站自2013年9月2日开通以来,已经成为反腐十分重要的窗口平台。正是在这样的技术支撑之下,社会参与度得到充分调动,营造了强大的舆论氛围。(唐伟)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