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深圳大梅沙海水浑浊泛红似赤潮 官方称未达赤潮标准

2014年04月08日 15:44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7日是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不少深圳市民来到市区东部的大梅沙海滩游玩,结果却扫兴而归。由于当日大梅沙海水浑浊,甚至出现泛红色,与赤潮现象十分相似,令不少欲下水的市民望而却步。深圳市海洋局检测中心方面表示,从实地抽检的海水样本来看,藻类细胞密度很高,但尚未达到赤潮的标准,检测数据显示海水无毒,但不适合下水游泳。

  海水泛红

  市民不敢下水

  7日中午,李先生夫妻俩带着儿子来到深圳大梅沙海滩游玩。“来深圳十多年了,还没见过这种情况,潮水一浪接一浪,海水呈红色,有点像铁锈那种红。这种红色‘漂浮’在表面,但又不是油污。”李先生称,此前有听说海水赤潮现象,自己也在网上看过,但那是暗红色的,此次海水呈现的红色稍微淡一点,“本来想带着儿子海边下水游泳的,但这种水质,还是没让他去,不知道是否有毒。”

  市民郭女士分析,这么浑浊的海水,恐与海水污染有关。记者获悉,深圳市海洋局监测中心工作人员7日下午赶到现场取样送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赤潮现象一般发生在6、7月,但深圳气温较高,春节和秋季是深圳赤潮的高发期。

  检测无毒

  但不适合游泳

  7日傍晚,记者从深圳市海洋局监测中心获悉,经过实地抽样调查,此次海水泛红的海域仅限大梅沙,小梅沙和大鹏半岛等海域则尚未发现。市海洋局监测中心周博士告诉记者,“经过对抽样海水的实验室数据分析,此次大梅沙海域的海水密度很高,但尚未达到赤潮的标准,且并未大面积爆发,仅限大梅沙海域,未达到预警的要求,只能说是一种异常,导致的原因还不确定,有可能是从外部海域带过来的。”

  周博士介绍,赤潮的爆发原因非常复杂,而且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近期深圳气温开始上升,进入赤潮易发期,“市民不必恐慌,此次大梅沙的异常水质无毒,但考虑到海水粘稠度很高,水质不适合下水游泳,皮肤敏感的市民恐会引发皮肤病。” 记者宋王群报道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