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男子在父亲欠条上写自己名字 修车6年还22万外债

2014年04月09日 15:15 来源:中国江苏网 参与互动(0)

  父债子还,是一句大家并不陌生的词汇,但在这四个字的背后,张彦军用了六年的时间来诠释这几个字的含义。六年的时间,张彦军偿还了父亲欠下的22万元外债。宿城区项里街道双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彦军,在当地只要提到他,很多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诚信书记”。在2013年度“感动宿迁”颁奖典礼上,张彦军获得了“感动宿迁”十大人物的称号。

  在父亲欠条上写上自己名字

  一个富裕圆满的家庭因故债台高筑,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和高额债务,他勇挑重担替父还债,在艰苦的还债过程中,他一直没有放弃,这份固执让人心酸,也让人感动。

  1998年以前,张彦军的父亲辛苦打拼,挣下了丰厚家产,但好景不长,其后几年间,因为经营不善加之投资失败,欠下了22万元外债。“为父还债是我的责任!”面对愁绪万千的父母和濒临失学的妹妹,张彦军毫不犹豫地挑起家庭的重担。替父还债、让妹妹完成学业,这是当时张彦军最大的愿望。他找到所有债权人,在父亲写的欠条上补签自己的名字,并承诺一定还清欠款。

  从此张彦军踏上了艰辛的还债之路。打零工、做杂活,只要能赚钱,哪怕再苦再脏再累的活,张彦军都抢着干。为了能尽快还清债务,张彦军决定外出打工。2002年4月,张彦军将刚满月的女儿留给岳父、岳母照看,自己则带着妻子辗转济南、无锡等地,做建筑和幕墙装修。为了能多积攒些钱,张彦军夫妻不吃早餐,也从不乱花钱,每月将积攒的钱悉数寄回家。

  天有不测风云。在无锡,张彦军夫妻没日没夜干活,可就在工程即将竣工时,一名电焊工因操作不慎引发了一场大火,使紧邻的商场遭受重大损失。工程承包商破产了,张彦军夫妻一年的辛苦也付之东流。

  靠修车还清22万元外债

  2003年6月,张彦军怀揣岳母借的100元钱南下,他下定决心,找不到出路绝不回家。再三思虑,他决定投奔在南京从事汽车修理的几个同乡。来到南京,几个同乡帮他凑齐了一套修补汽车轮胎的工具,并物色好修车地点。

  有了修车摊,有了第一笔生意,张彦军更有了信心。无论刮风下雨,多苦多累,他都面带微笑,真诚为客户服务,修车摊的生意一天天红火起来。不久,妻子也到南京帮助张彦军一起经营修车摊。他们将每天的收入存起来,每凑够一笔的钱,就立刻还给债主。由于他吃苦肯干,修车摊的生意一天天红火起来,他将每天的收入一点一点存起来,每凑够一笔,就立刻还给债主。在还款过程中,经常出现双方热泪盈眶的场面,有的不好意思收,有的债权人拒收利息,但张彦军仍然坚持还给人家。

  张彦军说:“他们是出于信任才借钱的,俺要对债主们诚信。”6年时间,张彦军还清了父亲所欠的22万元债款和利息,还清了妹妹上学的借款1.5万元,用行动对诚信作了最好的诠释。“替父还债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信任,是花100万元也买不到的。”张彦军说。

  讲诚信被居民推选为社区书记

  2009年,张彦军把南京的修车摊点交由父亲打理,回到家乡创办了个公司,同时还做起了钢管租赁和钢筋出售业务。在经营过程中,他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绝不出售一件伪劣产品,绝不出售一寸劣质钢材。对工人工资,做到不拖不欠,即使是在资金周转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想尽办法筹措资金。

  张彦军“诚信如山、一诺千金”的品质,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敬。2010年,张彦军被居民选举为双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做了社区书记,张彦军对诚信有了更多的认识,他说:“我是党支部书记,在双河社区我承诺的事,就代表党的形象。诚实做事,群众就会相信党的一级组织,就会有威信,就会有凝聚力。”为兑现刚上任时为群众解决水稻田种植排灌和群众出行难的承诺,他不辞劳苦,四处奔波,找领导、与相关部门协调资金,争取帮扶。通过争取,修建了刘桥渡水桥,解决了刘桥、油坊、公管三组300余亩水稻用水难问题。协调帮扶资金120余万元为坝窝、张庙、小庄、纪桥、堤北铺设水泥道路1万余米,让群众彻底告别了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的出行难题。

  张彦军先后获得2012年“优秀党务工作者”、2013年“区十佳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在2013年度“感动宿迁”颁奖典礼上,评委组给张彦军写的赞词中这样说道:父债子还,一诺千金,你用将心比心的善良天性,标定了人间的公平。打工六载,历经艰辛,你战胜困苦坚守承诺,赢得了众人的信赖和尊敬。你种下诚信的幼苗,在人们心中开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记者 张琥/文杨群/图)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