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疆南部且末人祖祖辈辈荒漠植绿 生态效益初显

2014年04月17日 09:04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且末县,位处沙漠腹地,三面浩瀚黄沙。在治沙者祖祖辈辈的坚持下,现在天蓝、树绿,河流穿城而过,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蓝图”初露端倪

  春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

  4月1日,在茫茫无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车尔臣河东侧,新疆且末县河东治沙基地,1万多人正挥锨植树。“经过几代人的奋斗,沿车尔臣河已形成长约12公里,宽约7公里的绿化带。没有它的阻隔,现在的且末可能已被沙漠吞噬。”且末县委书记朱新说。

  “一辈接着一辈干,坚持就会有成就”

  且末县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部,昆仑山北麓,三面被浩瀚的沙漠包围,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古且末城曾被迫迁移,车尔臣河曾多次改道。现县城东部的沙漠已移至河岸,与县城中心仅有2公里。

  这里风沙危害十分严重,尤其是沙尘暴,年龄稍大的人都印象深刻。沙尘暴来时,先是狂风大作,随即黄沙被风裹挟着,由远及近,由低到高,如巨浪般瞬间压过来,铺天盖地,犹如千军万马,嘶鸣奔窜。最大风力可达10到12级,有时能持续10天以上。

  1995年5月出现的大风降温天气使4.7万亩棉花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1998年3—4月份的风沙灾害天气,造成幼畜死亡6000余头只。

  战风沙是且末人民共同的意愿,祖祖辈辈与之进行着不懈的抗争。1998年,且末县成立防风治沙工作站,同年3月启动了河东治沙工程。

  回忆当年治沙站的情形,且末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居来提·库尔班感慨万千。

  他2002年任治沙站站长,当时站里只有7个人、7把锨、1间房子、1口井。上班连路也没有,必经的亚克艾肯河桥也没有。困难没有把他们吓倒。他们找来4个报废的老解放汽车的大梁,焊成桥身,硬是自己动手修了一座桥。

  安于现状没有出路,必须大胆使用新技术。当年,他们开始试用滴灌技术,种了600亩的梭梭、红柳和大芸,成活率达85%以上。2004年,种植面积扩到2000亩。2005年,河东生态防沙治沙示范区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2012年又有大跨越,一年完成2万亩,是前10余年的总和。目前,已完成治沙造林8万亩。

  “只要目标明确,一辈接着一辈干,坚持下去就会有成就。”居来提·库尔班说。

  “我们决心大,还坚持高起点、讲科学”

  从1998年到现在,县治沙站共打机井62眼,修筑沙石道路39.5公里、柏油路39公里,架设高压线路50.4公里。

  “我们不但决心大,还坚持高起点,讲科学,长眼光。请中科院、新疆林科院等专家来考察、指导,制定规划,持续推进。特别是要引入市场机制,发动社会力量,大胆突破,互利共赢。”朱新说。

  在沙漠腹地,记者见到新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大红。他正指挥着20台推土机、挖掘机作业。

  “我计划今年种8000到1万亩,主要是红枣和甘草。去年做了500亩实验,效果可以。我已投入2000多万元,五六年应该有效益。”刘大红说,“要是让这么一大片都绿了,那是啥感觉?”

  县林业局长蒋建安告诉记者:“企业参与治沙的积极性非常高。目前,已完成的8万亩治沙任务中,企业有2.6万亩,占32.5%。”

  “我以前做生意,老家是湖南的。现在搞农业,边干边学。”昆仑治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知林说。经过3年多的奋斗,刘知林的“蓝图”已初露端倪:3000亩的沙地,大芸马上开始收获;200亩水产养殖基本建成,养鱼、蟹;要建游泳池和儿童乐园,填补当地的空白;农家乐争取今年“五一”开业;他还计划搞沙漠旅游。

  “我是乐天派,老婆、孩子都接来了。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行了,我后半辈子就治沙了。”刘知林笑着说。

  “看到树木越来越多,心里很高兴”

  “十几年前,这全是沙包,寸草不生,每年3到5米向县城移动。这也是最早开始防沙的地方,现在已经完全绿化了。”在且末县河东治沙基地现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清伟告诉记者。

  往里纵深,充分让人感觉到沙漠的浩瀚。一座沙丘连着一座沙丘,一眼望不到边。周围或密或疏,生长着草木,显示着生命的顽强。

  蒋建安正在现场忙碌着。“今天全县各单位的都有,还有农牧民和城镇居民。每批3天左右。每年这个季节要栽10来天,这几年都这样干过来的。”

  来自且末镇的农民哈斯木说:“我们每年都来。都是义务劳动。中午,大家就在这吃饭,有抓饭、馕和开水。艰苦一点没啥。看到树木越来越多,心里很高兴。植树已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了。”

  谢廷富在县城开小商店。他和一位女同志搭档一锨一锨在种梭梭。“我们社区来了100多人。我老家是四川的,来且末10多年了,大家对植树造林很支持。沙漠绿了,气候变了,再多的付出也值。”

  治沙站职工帕提古丽·亚森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沙漠种植的要领。先要打井,然后铺管子。在管子的滴水处用铁锨挖下去,树苗用切成20厘米左右长的芦苇包住,然后,把树苗和芦苇一起插进去,再用脚把沙土踩实。

  “这些技术都是在多年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治沙站站长麦麦提江·司马义告诉记者,“包芦苇主要是防止倒伏和动物啃咬。以前都是人工,水都是一勺一勺浇。现在有滴灌了,像梭梭、红柳等种苗,都是我们自己在温室大棚培育。原来电也没有,好多事办不到,现在进步太大了。”

  走在且末县城的街道上,天蓝、树绿,河流穿城而过。“沙尘天气比以前少多了。不久的将来,生态且末、美丽且末、幸福且末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县外宣办主任陈雪茹说。(本报记者 韩立群)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