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女子随母打工走散13年 民警翻千张照片帮其找到家人

2014年04月17日 10:43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在浦口公安分局民警的帮助下,离散13年的一家人终于团聚。    ▲一下车,母女两人相拥而泣。    本组摄影 金陵晚报记者 段仁虎 摄

  4月14日晚上,南京浦口建设派出所里,小丽手上拿着一张照片,电话那头传来了陌生却又熟悉的声音。

  “是的,你是我弟弟!”这一刻,小丽哽咽着,泪水控制不住地往下流。13年了,在与家人失散后,她又一次听到了熟悉的乡音,那是她弟弟的声音。

  昨天上午,远在湖南的父母和弟弟一起来到了南京浦口,失散了13年的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17岁时随母外出打工,失散了

  她叫小丽,今年已经30岁了,住在南京浦口区建设派出所辖区新合村。两年前,社区民警王晓华就认识了小丽,当时她来到派出所寻求帮助,希望能将自己的户口迁到南京浦口。小丽说,她的户口是在湖南一个小山寨里,但具体是哪一个却不记得了。由于小丽没能按照户籍政策交齐材料,她的户口就没办下来。

  但是,派出所考虑到孩子即将要上小学,于是就按照规定将孩子的户口迁到了爸爸的户口上。

  转眼间过了两年时间,今年2月份,王晓华在社区走访时,想起了这件事,于是就询问小丽,“当时你的户籍手续怎么一直办不下来呢?有什么难处吗?”

  原来按照当地的习俗,女孩子长大后都要外出打工挣钱,贴补家用的。2001年,17岁的小丽为了能供弟弟上学,和母亲去了云南。但毕竟是第一次出家门,两人竟走散了。

  流落街头的小丽经过好心人介绍,随后在云南跟着一个包工队,负责洗衣服做饭这些杂事。两个月后,小丽随着包工队一起来到了南京浦口(原江浦地区)。包工队在江浦呆了两年多,再离开时,小丽就没有跟着离开了,而是和当地的张斌结了婚,不久还生了个女儿。这一过,就是12年了。

  “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能找到我的爸爸妈妈。这些年,我越来越想他们,想念小山寨。”

  民警翻找千张照片,找到了

  由于头部受过伤,小丽对一些过往的事情已经记忆模糊。于是王晓华从网上收集了很多湖南有特色的村寨照片给小丽回忆,又根据小丽断断续续报出的“阿爸阿妈还有弟弟妹妹和部分亲戚的名字”,每天都花两个小时以上在人口信息库中反复查找,带着调取出的上千张照片给小丽辨认。

  转眼时间到了今年4月初,小丽从上千张照片中艰难地挑出了十余张有可能和小丽有关联的人员。这十几个人绝大多数来自湖南醴陵市的四个乡镇,于是按照这个查找重点,民警发函至湖南四个乡镇派出所,请求进一步明确查找。

  4月14日晚上,正在南京浦口建设派出所值夜班的王晓华接到了湖南警方的电话,初步查实其中一人可能是小丽的弟弟,并传真了一张照片。王晓华立即赶至小丽的家中,用手机让小丽和“弟弟”通话。

  虽然小丽在南京生活了13年,也一直说的是南京音普通话,但闻听乡音后,所有的家乡话像泉涌一样。虽然民警已经听不懂双方在说什么了,但是能读懂那份埋藏了13年,澎湃而出的情感宣泄。

  这一刻,她泪如雨下。

  失散13年后终团聚,相拥哭泣

  昨天上午,在南京浦口公安分局建设派出所的门口,小丽的爸爸、妈妈、弟弟一起来了,亲人相见的那一刻,相拥、哭泣。这一刻,小丽最真切地听到家乡的声音,听到了亲人的呼唤。小丽阿妈说,当年在和小丽走散后,心急如焚,去了云南、贵州、湖北等多地寻找。一家人寻女的故事还被云南电视台拍摄成专题片,发动群众加入寻找队伍。

  阿妈阿爸一直坚信,总有一天会找到女儿。小丽对阿妈阿爸说,“我现在生活得很幸福,你们也要留下来多住些日子”。小丽的爸妈一直拉着民警王晓华的手,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感谢的话语。王晓华先说了,“你们放心,我接下来已经和湖南警方在对接,还要你们父母配合,帮助小丽尽早将户口迁过来。”(通讯员 浦公 金陵晚报记者 徐宁)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