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庆晨报:人均接待费之说实为障眼法

2014年04月21日 08:51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0)

  近日,中央各部委纷纷公布了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各部委预算数额相差悬殊,如住建部2014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仅为13.95万,而农业部2014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为2460万元。19日,农业部对此给出了回应:农业部是中央国家机关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部门之—,2014年在职人员年人均公务接待费预算仅为263元。

  (4月20日《北京青年报》)

  农业部抛出“人均接待费”这一概念,无非是想为该部门接待费预算总量大找一个理由,那意思是,我这绝对数额虽大,但人均相对较低,其实已经很节省了。其实,接待费高并不可怕,中央那么多部门,总会有花钱排名靠前的;就怕高得没有理由或者找借口搪塞,把钱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像“人均接待费仅为263元”这般说辞,表面上似乎能说明农业部接待费并不多,实际上根本经不起推敲。

  道理很简单,统计“人均”的前提是,人人都有份参与。比如农业部可以统计“人均工资”,将来公务员财产公示制度全面铺开后还可以统计“人均房产数量”等等。接待费则不同,花钱的主体是一定级别以上的领导,大部分普通公务员可能一年也难得参加几次吃喝接待,至多偶尔做个陪餐角色。

  与吃喝基本无关的普通公务员,却在统计算账时成了“凑数分母”,于情于理都说不通。难道统计成绩时,农业部也会搞一个“人均立功受奖次数”吗?肯定不会。说成绩时看总量,谈花钱时看人均,这实际上仍是“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官场积弊作祟。

  前几年,公众要求“晒三公”的呼声很大,随着“晒三公”渐成常态,公众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仅仅是“三公”总数公开还不够,模糊笼统的公开仍不利于社会监督,只有精确细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压缩腐败空间。在这一点上,香港特区政府就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近期香港行政长官办公室公开了近期以来21次外访开支,包括住宿费、旅费、离港公干膳宿津贴及杂项开支,精确到每分钱,其中还包括了公务接待次数及费用、公务出差次数及随行人员数量等等。

  也许农业部会觉得委屈,自己明明已经在节省开支上做出了很大努力,2014年接待费预算也比2013年大幅削减了,为什么公众还是不满意?答案很简单,什么时候“三公”公开条目清晰、具体细致,公众一看就懂、一目了然了,什么时候对“晒三公”的刚性监督、问责制度完善了,公众自然也就挑不出毛病了。段思平(自由撰稿人)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