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风险社会尤需守住底线

2014年04月21日 09:46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19日上午9时,温州苍南县灵溪镇发生一起城管与群众的冲突事件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城管执法时将一名拍照的群众打倒,随后引发群众围堵城管执法车辆。冲突过程中5名城管工作人员被打伤,其中两人休克、伤情危重。  (详见本报今日A4版报道)

  纵观这一事件,笔者认为,最令人感到惶恐的,并非上千人围堵当事城管的夸张,也不是5名城管被暴打后的血腥,甚至不是“两人休克、伤情危重”的惨烈,而是贯穿于事件始终的一股浓浓的“丛林”意味。市民拍照监督城管执法,合理合法,城管哪来的权力挥拳相向?城管打人之后,群众围堵讨说法,这一点毫无问题。问题是,城管打人固然违法,但围观群众以暴制暴,殴打城管至重伤,同样也是一种野蛮行径。不管是有理还是无理,一旦暴力取代对话和协商,上升为唯一解决问题的途径,那么双方都毫无正义可言。

  显然,真正主导这一事件走向的,并非法律道德和人性良知,而是“谁比谁更强”的丛林法则。在城管的眼中,自己是政府执法人员,在拍照的市民的面前无疑是强者;而在围观的上千名群众眼中,区区5名城管显然又成了弱者。在这种一样无视规则和文明的对抗中,强者和弱者永远是相对而言的,随时可能因为情势的变化而转变身份。最终的结果取决于谁的力量大、谁的人数多,也就是说,谁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这一事件真正值得反思之处已经超越了城管问题本身。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其一,事件的当事人可以说都是社会上的小人物。摆摊的小贩,拍照的市民,被打的5名城管系临时搬运工,包括上千名围观群众,都非大人物,所以这是一起典型的“弱弱相害”的事件。其二是事件的“无利益相关性”,即参与围殴的群体与发生冲突的城管、小贩和拍照市民并无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联。这两点很符合某些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尤其是后一点,很多无利益相关性的人参与到这起事件中,有些是为了伸张正义,有些则是个人心中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和诉求,借由这一事件而把心中的不满情绪发泄出来。换言之,这一事件看似突发,其实有着内在的社会原因,它提醒的是,我们正身处一个风险社会,这种风险随时有可能因为某一偶然事件而爆发出来。

  改革深水区和转型期的社会有风险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要通过有效的机制来纾解和疏导这种风险。一方面要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破除特权,缩小贫富差距,使利益分配更趋合理,另一方面是要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理当以身作则。以城管执法为例,因市民拍照而引发的冲突已不是第一起,何以一直未能吸取教训?这说明我们的城管执法还缺乏必然的制度性约束和有效规范。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知法守法,在暴力面前保持理性与克制,不做越矩之事,同样是一种底线操守,也是公民的义务。唯有如此,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理性与宽容。(吴龙贵)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