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公务用车”标志 不能只是看起来很美

2014年04月21日 13:06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湖南宜章县今年出台《宜章县超标配备公车及公车私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为方便群众和媒体加强对公车的监督,全县所有公车都粘贴了醒目的公车标志和举报电话。

  应该说,给公车张贴、喷涂“公务用车”标志,将公车的用途、行踪曝光于广大民众的视野之内,对公车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遏制公车私用的关键不在于让民众知道公车被私用,而在于公车私用的责任与后果。正如有官员所言,公车改革,难点在官员本身。如果问责不到位,公车喷涂“公务用车”标志只能是看起来很美。

  ——叶祝颐

  若干年来,公安有警车标志,法院有法院标志,税务有税务标志,那为何这么多年来,始终无法实现对公车私用的管制限制与监督?

  健康透明的公权力,即便不把监督挂在嘴上也可以健康透明,而特权崇拜者即便天天念叨监督,监督也只是徒有其表。

  ——李振忠

  如果仅仅是给公车喷涂“公务用车”标志,没有其他的配套公车改革制度支撑,这样做的效用意义不是太大。比如,因为看不到“公务用车购置费”“公务用车运行费”等公车开支的公开晾晒,公众对公车的监督,也仅限于奔跑于路上、停靠在路边“目光所及”层面;而且,如果管不住权力之手的恣意越界,“公车减负转嫁企业”仍有发生的可能,现实中的例子屡见不鲜。

  ——李记

  公车统一标识确有必要,但这只是公车治理的一个开端。根治“车轮上的腐败”,最终还要靠将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公权力接受透明的监督,把公务费放在阳光之下曝晒,同时,再辅之以给公车喷涂“公务用车”标志等措施,强化多重监督效应,遏制公车私用、公车违法才能真正收到持久效果。

  ——袁浩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