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成都拟禁止道路冠名续:专家网友支持保留老地名

2014年04月25日 14:45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成都拟禁止道路“冠名”》追踪

  “水碾河莫得河,草市街没得草,这种算不算喃?”自4月22日起,华西都市报连续报道了成都拟禁止道路“冠名”的消息,引起市民热烈讨论。诸多读者致电本报96111热线,讲述自己身边的“奇葩”老地名。4月23日,记者统计热线和网友评论发现,超过八成网友不支持更改老地名。他们认为,有些老地名虽然不合适,但确实是成都的一种特色,很有文化意义。同时,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也表示,一座城市的魂魄,就融在一条条纵横阡陌的街巷之中,“历史上留下来的名字,以后能用就用”。

  水碾河没有河猪市街没有猪

  23日上午,家住水碾河的刘小姐致电本报96111热线,称她对该组报道特别关心,认为报道解答了很多市民心中的疑问。“其实水碾河也没有河,这种地名符合潮流吗?”刘小姐说,由于网络上讨论热烈,她不敢留言评论,怕被网友“喷”。她是地道的成都人,一直住在水碾河,“几十年了,说起水碾河,就意味着那里是家。若有朝一日真的改名了,恐怕心里还舍不得!”

  居住在猪市街的市民赵先生,却有和刘小姐截然不同的感受。他不停向记者“大吐苦水”,认为“猪”字不雅,应取个新名。“太土了嘛!不懂的人,还以为我在卖猪。”赵先生透露,地名虽然没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困扰,但仍希望有个雅致的名字,“比如浣花溪,听上去就好诗情画意高大上哦!”

  奇葩地名更亲切市民支持老地名

  “‘奇葩’地名也不容易,大家且保存且珍惜好嘛!”本月22日,本报《成都拟禁止道路“冠名”》刊出,迅速经网络发酵,引市民激论。截至4月23日下午5点,评论接近1000条。记者梳理评论和热线发现,八成左右市民和网友对身边“奇葩”地名存有感情,不希望更名。他们认为,以“奇葩”二字形容这些老地名,不是贬义而是亲切。仅两成左右市民和网友希望更改那些“名不符实”的老地名,盼为“不雅”地名披上“文艺”外衣。

  网友@夜de唇色说,有些路名虽然不太好听,却是成都的特色,一旦改名就没了原来的味道。@halsen对此表示赞同,“存在即合理。这些老地名身上承载了很多文化,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应保存下来。”除了成都本地市民,更有外地网友参与讨论。山东网友@宝宝说,“成都的街地名很有意思,不像很多外地城市,到处都有神马‘北京路、辽宁路和南京路’,一点文化底蕴都没有。”专家

  反映历史真实性应该保留老地名

  对于八成网友的观点,著名学者、资深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表示赞成。“他们所说的这些街道名,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性。”他认为,历史上留下的老地名,以后能用就用,既尊重历史又保留文化底蕴,“一座城市的魂魄,就融在一条条纵横阡陌的街巷之中”。

  他举例说,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它们有保存完好的老街巷。“成都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每年都有大量中外游客来此旅游。如果游客在每条街巷都能触摸到历史,那成都的吸引力还将大增。”记者赖芳杰罗琴见习记者殷航网友声音

  老地名该不该留?

  支持:是家,是文化

  几十年了,说起水碾河,就意味着那里是家。

  若有朝一日真的改名了,恐怕心里还舍不得!

  老地名承载了很多文化,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应保存下来。

  反对:太土,不文雅

  猪市街就不文雅,“太土了!不懂的人还以为我在卖猪。”

  希望有个雅致的名字,比如浣花溪,就好诗情画意高大上哦!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