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式“人山人海”旅游再现 专家:仍需分流管控

2014年05月02日 19:4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又逢“五一”小长假,“人山人海”的中国式旅游再度涌现。为了让游客不再“只见人潮不见景”,中国各地试水景区限流政策。专家建议,想要真正挡住人潮,仍需“精细化”分流管控,以及进一步完善全民带薪休假制度。

  武汉旅游节前率先出炉了全国首个旅游环境承载量标准规范,保障景区游客不再“超载”。标准规定,景区游客量一旦接近最大承载量,景区和旅游部门要采取分流、疏导;若超过景区规定的最大承载量,必须限制游客入内。

  武汉市旅游局数据显示,5月1日,武汉市10个重点旅游景区全天接待游客41.86万人次,其中中国最大城中湖——东湖风景区接待游客9.84万人次,严格控制在东湖风景区日承载量11万人次的范围之内。

  早在去年10月出台的《旅游法》中就有明确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旅游法》实施半年多以来,各地景区均推出相应政策,逐步缓解游人“一锅粥”现象。

  安徽黄山从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就开始施行每日最大承载量限定制度,景区内各主要景点“条块化”控制游客数量;中国著名古城湖南凤凰景区去年起实施“一票制”制度,“游客堵在街上走不动”的现象大有好转;而在世界闻名的旅游目的地张家界,已于去年推出景区游览预约制,并在旅游高峰期推行限流售票和景区游客承载量实时公开制度,控制和引导客流。

  “市场的扩大必然带来监管的麻烦。”武汉市旅游局副局长范继先说,很多旅游问题的产生都是游客过多、景区接待能力有限而造成的。

  服务质量降低、安全隐患增大、吃住行陷入“涨价怪圈”……记者走访湖北、湖南、安徽等多个中国知名旅游景区发现,“人山人海”带来的一系列行业“潜规则”依然存在。

  凤凰古城商户老板阿飞告诉记者,“五一”期间,凤凰古城内五星级酒店“天下凤凰”,4月30日晚的对外标价涨到800多元,而平时每晚约为300多元。沱江岸边的临江房价格涨至680元/晚,节日前预定已满,而该类房间平日的价格仅为150元左右,价格翻了三倍多。

  还有各类民宿、农家乐,由于缺乏监管,随意定价。不少餐饮场所甚至备有两套菜单,在客人数量激增的节假日使用定价较高的菜单。

  专家指出,需求量之所以短时间内集中暴增,主要来自于旅游业内两大根本性难题。一方面是,公众出游只能在假日期间释放,导致游客短时间内激增,市场供应紧绷。另一方面是,公众出游对于目的地的需求过度集中在国家5A级景区,进一步导致游客在短时间内向固定少数景区涌入。

  “人山人海”的背后实则是“扎堆休假”,其本质是全民带薪休假尚没有完全推广落实。想要真正挡住人潮,分流管控尚需更加“精细化”操作。

  “在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期,我们会通过网站、广播、手机短信和景区大显示屏,告诉游客哪个地方现在比较拥挤、哪个景区还有承载空间。”张家界旅游局局长丁云勇说,信息公开是引导游客分流、避免发生拥堵很好的方法。

  安徽大学旅游系副主任李经龙指出,可以借鉴国外“预约旅游”的机制,同时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比如黑名单制度、提前确认付款等方式规避游客“取号”后不来的风险,从而改善信用程度较低的现状,健全旅游行业机制。

  “未来需要提倡一种泛旅游的概念,”李经龙建议,加大景区所在城市的景观建设,让整个城市一步一风景,一景一典故,既打造全域旅游效应,又能有效分流人群。(记者喻珮、袁汝婷、张紫赟)

【编辑:罗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