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引导奶企“创新”,更应借助市场之力

2014年05月06日 13:58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科委获悉,由科委立项,北京市财政拨付给北京三元的1077.97万元即将到位,用于后者承担的“安全健康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研究与产业化”研发项目。三元食品该项目的主持人表示,我国对母婴体质和营养需求等方面的研究存在很多空白,急需补上。(5月5日《北京青年报》)

  在公众的惯常印象中,婴儿奶粉早已是深度市场化的寻常商品,理应有一套成熟的技术和生产标准支撑。既然如此,又何须财政出资专项研究?当然,相关负责人显然有不同见解,“我国对母婴体质和营养需求等方面的研究存在很多空白,这般说辞,与国产奶粉平日营销时的自吹自擂,简直天上地下。

  公共财政出资推动,企业方才愿意做些基础研究,这实在是诡异的逻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本就应该有自己的科研传统,以及用科研成果推动产品升级的基本动力。众所周知,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多少,历来是判断其是否具备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惯用指标。如果由此反推,国内奶企普遍科研意愿疲软,或许恰恰印证了这个行业整体性的平庸。

  泯然众人的国内奶企,宁可在无序、庸常的竞争格局内随波逐流,也不愿意成为那“不一样的一个”。而事实上,若顺着夯实基础研究、提升技术手段、不断升级产品的发展轨迹,本应诞生一批卓尔不群的杰出公司。现实最令人失望之处在于,一些奶企,似乎达成了某种低效的默契:大家共同维系着行业的消极现状,谁也不愿牺牲短利,以换取长远声名。

  在北京市科委牵头的公共财政扶持下,终于有奶企开始埋头做些研究了。从效果看,其或许能诞生些可供利用的成果;可该行为的合理性,或许仍经不起仔细考量。此举是否有地方政府“关照”本地企业之嫌?是否侵犯了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竞争?是否有用科研资金“套取”商业收益的成分?凡此种种,必得有所交代才是。

  请相信,国内奶企未必没资金、没能力独立开展学科研究。与其由财政出资“牵着”其行动,终究不如真正激起市场的优胜劣汰,来倒逼它们自救、自新。(蒋璟璟)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