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情系千里 花甲老人为异乡“妈妈”唱起赞歌

2014年05月10日 20: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乌兰察布5月10日电 题:情系千里 花甲老人为异乡“妈妈”唱起赞歌

  作者:乌娅娜

  母亲节的前一天,年过花甲的张宇航从广州打电话给内蒙古的都贵玛“额吉”(妈妈)带来节日的问候。其实,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他们之间的“母子”缘分,源于一份报纸。

  也许在公众的视野里,曾获得中国“十杰母亲”的都贵玛和她的故事并不陌生。都贵玛是内蒙古乌兰察布是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的牧民。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物资、食品匮乏,3000多名上海孤儿被送到内蒙古大草原。当时,年仅19岁的都贵玛冲破世俗偏见,毅然承担起照顾28名孤儿的任务。

  面对一群咿呀学语的孩子,这个还未婚的姑娘从喂饭、把尿做起,精心呵护和温暖着这28个孩子,在她的付出下,28个孩子在艰难的岁月里全部活了下来。

  做为广东草原爱心助学团队的发起人,张宇航从1996年便开始关注内蒙古的失学儿童。2001年的一天,张宇航和他的团队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义举被刊登在当日的乌兰察布日报上。身处广州的张宇航拿到这张报纸时,同时看到了关于都贵玛事迹的报道。

  张宇航告诉记者:“当我看到都贵玛额吉的故事时,非常的感动,难以想象在当时的条件下,一个还未成家的蒙古族女孩儿抚养了28个汉族孤儿,她的举动已经远远超过了母爱,更是民族之间博大无私的奉献。”

  “次年,我们的团队再一次来内蒙古看望我们资助过的儿童时,我特地去额吉的家看望了她,从见到她的第一面起,我就成为了她的第29个‘孩子’。”张宇航回忆说。

  这份情谊,延续了二十多年。

  “我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都贵玛额吉不就是人与神的结合吗?她抚养的是国家的孩子。”张宇航如是说。

  冬夏更替,都贵玛在草原上照顾的孩子一天天长大,陆续有其他牧民来领养,没有被领养的孩子,都贵玛一直坚持着把他们抚养长大、参军、成家。

  随着都贵玛事迹的流传,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认识了她,但是她依旧保持着简单、淳朴的生活。

  “政府特别照顾我,在旗(内蒙古行政区划,相当于县)里给我了一套房子,但是我还是喜欢住在牧区,放羊、养牛。”都贵玛告诉记者。

  虽然跨越几千公里,张宇航时时关注着老额吉的生活、健康。

  他说:“额吉从来不会提要求和条件,都是自己默默的生活。”

  据张宇航回忆,大概2011年的时候,老额吉出了车祸,但是她并没有麻烦任何人,自己看病,经历手术。“后来我听别人说起额吉出车祸了,才让她转到条件更好一些的医院。”

  谈及自己的故事,老人家只是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事,在草原上,妈妈的乳汁可以喂小羊,更别说是孩子了。”

  时至今日,都贵玛老人依然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孤儿。

  当年在草原上有3000名孤儿被蒙古族妈妈抚养,如今,张宇航和他的团队,在内蒙古资助的失学儿童也已经远远超过了3000位。

  张宇航说:“虽然我在广州,额吉在内蒙古,我说汉语,额吉说蒙语,但是,真诚的感情延续着我们的情谊,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在我心里,都贵玛就是我的妈妈。正如蒙古族歌曲《梦中的额吉》里唱的那样,‘亲爱的额吉,我想插上翅膀飞到你身旁’…”(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