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几年不见,听说你抑郁了?”

2014年05月12日 10:15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有年的央视春节晚会上,宋丹丹见了崔永元,打趣地说:“几年不见,听说你抑郁了?”现场观众会心一笑。“听说你抑郁了”这句颇具调侃色彩的话,迅速成为当年的流行语。

  在现实情境里,“抑郁”却非一个轻松的话题。

  近期,各地连发抑郁症患者自杀案,引发社会关切。新华社和《半月谈》的报道称,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据估算已达9000万人,每年因此自杀的人数达到20万人,公务员、白领等高压力群体成为抑郁症患者的主力,其发病年龄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前天的人民日报官微据此发问:“可防可治的‘心灵感冒’,何以演变成难愈的顽疾?快速奔跑的国人,总有太多压力要抗;重压下的你我,可曾记得初心的方向?”

  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当须从根治。根在哪里?除却外来压力这一重要病因,个体的应对也不该受到忽视。近读两位文艺界大腕的忠告,颇感有理,抄来分享——

  其一,漫画家朱德庸在《大家都有病》一书序言中自述,此书写作历时10年,还因此获奖。他没去领奖,却请人代念了一段感言:“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在跑的时代,但我坚持用自己的步调慢慢走,因为我觉得大家其实都太快了——就是因为我还是慢慢走,所以来不及到这里来领奖。”

  其二,演员陈道明最近在谈及新片《归来》时说:“我们的焦虑大部分都是自找的。你在马路上、你在单位里、你在饭桌上、你在歌厅里头,一天到晚听着一些不该听的事,跟你无关的事情灌到你的脑子里,这些垃圾你总得消化。你看我们现在饭桌上谈一些东西很多都不是美好的,你一天到晚这样焦虑,自己能好得了吗?”

  一要慢下来,二需静下来,两者都是要增强个体对环境的主动性、选择性。如此提醒,庶几可称良方。

  世卫组织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看来,一波“心灵感冒”的大流行正汹汹逼近。在国家、社会层面的关照与抚慰抵达前,社会个体亟待先来一番心理上的自省、自查、自纠,在现实环境中努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否则,将来某天,一不留神还真有可能遭遇那句宋丹丹式问候:“几年不见,听说你抑郁了?”(左中甫)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