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当救人不是新闻,社会自愈能力才最强

2014年05月14日 13:5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日前,三水南山镇漫山大道上的一辆私家车因避让行人导致翻车,路过的公交车司机见状联合众人将昏迷的私家车主救出。本来作为一件好人好事,媒体与群众都该广而告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可事实上,并没有!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社会的人都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谁有心思关注别人的助人为乐,世风日下啊!笔者可能刚好持相反态度,不宣扬好人好事可能正是已经聚集了社会正能量的前兆。

  试想,一个地区的新闻媒体天天报道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这说明什么?这个社会一片和谐吗?不是,恰恰说明这个地方缺少好人好事的范例,所以助人为乐反而成了新闻。这种现象就如同哪一天医生因救死扶伤成了新闻,我们会奇怪一样,那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吗。同理,如果一个地方的人们觉得在有能力的范围之内,积极帮助有需要的人,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也培养出“那不是本来就该做的吗”的意识的时候,这个地方才是正能量的源头,用不着“上头条”。

  虽说好人好事不必大肆宣扬,但643公交车司机梁志奇与众人的行为的确值得点赞。按照梁志奇的说法,当时什么都没想,看着车子四脚朝天、车主昏迷被困,他本能地是去救人,事实上,据说事故现场有不少群众都参与到了施救当中,让笔者很是感动。

  一直以来,有心理学家进行大量的实验和调查,发现越是在公众场合,责任分散效应形成就越容易。也就是说,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而这一点在现场却并未发生,就如梁志奇说的,此次救援时集合了众人之力,将司机从车窗内拉出,扶至路边,送到医院及时救治,现场每一个参与救援的市民都是见义勇为的好人。

  南山漫山大道的车祸事故之后,有媒体发布了微博,有市民在本地论坛里贴出了相关信息,笔者以为会像以往那样,大家即使懒得评论,也都会积极鼓掌或者随手转发正能量,可现实根本没有,笔者去论坛看一下,大家的响应也不热烈,究其原因,身边的好人好事很多,只是有些被发现了,而有些不为人知而已。

  的确,当救人助人事件不再被广为传颂,不再是社会的稀缺现象,而是稀疏平常之事,这个社会才是健康的,其也才具备真正有效的自愈能力。(  蔡捷)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