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用“社区养老”健全老年人的社会支持

2014年05月16日 11:04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0)

  杨朝清 (研究生)

  北京市民政部门将试点居家养老服务,前期服务主要是满足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比如买菜、做饭、洗衣服、做家务、聊天等方面;将和各社区合作,发动楼宇大妈参与进来,目前工作已经开展。( 5月15日《新京报》)

  中国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是父母抚养子女,子女长大以后再 “反哺”,体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双向义务的伦理实质。而西方家庭的养老则是一种单向循环的“接力”模式,父母抚养子女,子女长大以后继续抚养下一代,老人则被推向社会。如何扬长避短,将“反哺”和“接力”有机地结合?

  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兼具居家养老和民营养老院的优点,克服和摒弃了二者的缺陷与不足。社区养老以社区为载体,由政府、非营利组织、家庭成员及志愿者为社区的老人提供多方面的社会支持,既照顾了需要帮助的老人,又增强了社会活力,是一种多赢之举。

  居家养老实质上是一种亲情养老,而在社区养老模式下,老人虽然还是住在家中,但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服务却由社区内的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此外,社区养老虽然将民营养老院的各类服务引入社区,并没有对老人采取集中供养的方式,较好地处理了养老过程中传统文化、家庭边界和代际关系的矛盾与冲突。

  一项调查显示,95%的老人都希望在自己家中养老。然而,大多数年轻人奔波劳碌,居家养老不堪重负。可是,许多老人宁可压抑自己的养老需要,也不愿意自费购买服务。可见,修复养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裂痕,固然需要养老模式的优化设计,也离不开养老观念的改变和更新。

  作为新生事物,社区养老目前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论是人力、财力不足,还是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不规范,抑或是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不高,都会影响人们对社区养老的信任和认同。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