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谈“城市安全”:要有未雨绸缪的意识

2014年05月23日 13:22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访谈嘉宾:滕五晓(复旦大学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解放评论: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膨胀、人口增长以及各种信息要素的快速集聚,城市公共安全受到更多关注。是不是城市越大,城市安全风险就越大?

  滕五晓:所谓城市的脆弱性,是指城市遭受灾害损失的容易程度。城市规模越大、人口越密集、城市系统越复杂的情况下,城市的脆弱性确实也在增加。一个小触点可能会引发大问题,产生连锁反应,导致严重的财产和人员伤害等。而在农村或小城市,可能损失就会更少一些。但是,城市的安全问题、脆弱性问题,又是通过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应用水平等提升来解决的。纽约、伦敦等曾经出现的“城市病”等,在当时也被视为不治之症,但现在来看,其实更多的是城市发展的阶段性问题。

  所以说,当下很多安全问题是在我们还没想好应对之策时集中暴露出来的,但不等于说这些问题就不能解决。相反,在生产和科技管理能力提升后,很多安全问题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所以,不能把城市安全推到城市发展的对立面,城市安全与城市规模并不矛盾。

  解放评论:怎样理解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现代城市治理与城市安全是什么关系?

  滕五晓:1910年,美国纽约人口不足200万,却遭受着严重的空气污染,只有5%的人活到60岁。如今,纽约大都会区人口超过1800万,不仅治好了 “城市病”,还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城市桂冠。上世纪50年代,英国伦敦人口不足800万,却发生了世界上最为严重的 “烟雾”事件,伦敦城里到处都是咳嗽声。如今伦敦大都会区人口超过1200万,却重现了蓝天白云。

  另一方面,城市就像一个人,一座长大长高的城市必然需要更加强大的心肺功能、更强大的代谢系统。同理,特大城市也需要更加完善坚固的符合特大城市需求的安全系统来承载,给城市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譬如降水问题。在农村,雨水可以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通过地表流到河流,对排水系统的依赖性就小;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中河道变少,土壤被水泥地代替,通过自然途径排水的渠道就减少了,降雨给城市排水管道带来的要求就更高、压力就更大。如果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跟不上,就可能出现在城市中看海的水患。但是,如果我们加快安全建设,进行更加科学的安全风险识别、运用更多高新安全技术、进行更科学的城市发展预测和规划,大城市中那些现在看来面目可憎的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就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大城市就会变得更美好,更有安全感。

  解放评论:所谓隐患,就是隐藏的危险。面对有潜在风险但当下并没有发生的城市安全隐患,我们如何做到心中有数、打有准备之仗?

  滕五晓:城市安全管理要有“未雨绸缪”的战略意识。当前,城市安全管理和运行的一个通病是,安全管理主要采取针对灾害事故“应急管理”,而非针对城市运行风险的“风险管理”。但灾害事故往往是不确定的、偶发的,很难做准备。

  安全领域中著名的海恩法则认为,1次重大事故发生前,会发生大约29次轻微事故、1000起事故隐患。如果能够排查1000起事故隐患,就会减少轻微事故的发生,重大事故就可能防患于未然。所以,我们不仅仅要看到水面上的冰山,还应当学会探索水面下的冰山,评估和测量城市安全风险。譬如,哪些领域存在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会不会发生、可能以什么形式发生、一旦发生又会造成何种程度的危害等。可以用“问题树”的方法,列出某项安全问题的所有原因,分析究竟哪个分支会影响到它,以及问题发生后造成怎样的影响。这样,既可以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预防和准备措施,减少发生概率;一旦遇到问题,也可以很快有迹可查,快速处置。(记者 李小佳)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