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平谷村庄旁污染土将运走 迁至何处还在研究

2014年05月27日 02:49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5月24日,平谷东高村镇大旺务村旁的废旧大院里,塑料薄膜仅盖住了一小部分污染土,大部分土仍然裸露着。

    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 “平谷一村庄旁堆放刺鼻污染土”追踪

    新京报讯 (记者李宁)近两个月来,不断有渣土车将待修复的污染土运至平谷东高村镇大旺务村旁的废弃大院堆放,形成高约10米,面积约足球场般大小的土堆,并散发刺鼻性气味,村民担忧气味对人体有害,也怕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昨日,平谷区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已经停止向该村庄旁运送污染土,本月29日起,将开始把已经运送过去的污染土拉走。

    污染土地准备开发先得“消毒”

    这些污染土堆放在大旺务村西南方向的一个废旧大院内,距最近的大旺务村村民家约200米。

    村内多位村民称,约两个月前,开始有大批渣土车往这儿运送污染土,村里弥漫着难闻的刺鼻性气味。村民们多次到现场,要求对方停止运土,对方停了20多天后继续运。

    据介绍,污染土是从平谷区一处化工厂运送过来。该企业主要生产食品添加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可挥发性污染物,对厂址的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2010年,该污染企业搬迁后,原址地块的土地性质从工业用地变更为住宅用地,准备开发。平谷区政府根据要求,修复该地块下的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土壤约33万立方米。

    污染土迁至何处还在研究

    昨日,东高村镇委书记李平称,因为村民反对,经过平谷区政府研究决定,停止往大旺务村旁运送污染土,已经运过去的土,预计从本月29日开始拉走。

    “现在我们还在研究方案。”李平说,废旧大院本来应该作为修复污染土的场地,现在区政府决定更换修复污染土的场地,“至于要拉到哪儿,我们仍在找地方。拉到别的区县,人家也不愿意。”

    ■ 追问

    污染土修复为何选大旺务村附近?

    全区符合条件的仅此一处

    据东高村镇委书记李平介绍,当初该化工厂还未搬迁时,其周边居民就曾多次反映,化工厂产生一些难闻的味道,区里决定先将企业搬走,再将地下的污染土和地下水修复,“这本来是好事。”

    为何把需要修复的污染土运至大旺务村附近,这一直是村民关心的问题。对此,李平解释说,目前,平谷区可用于修复污染土的地方很少,“只有东高村镇有,这个位置就是大旺务村旁的那个废旧大院。”

    “这次要修复33万立方米的污染土,需要一个很大的场地,山里没有那么大的地方。”李平说。

    平谷区环保局副局长吴亚军说,污染土肯定不能放风景区、滑雪场等旁边。对于这么大面积的污染土修复,选址得考虑符合地质条件,有足够大的堆放面积等因素,满足这些条件的只有这一个地方,“专家也对这个地方进行过论证,说可以放这儿。”

    “根据规定,短周期的修复工程,不用做环评。”吴亚军说,污染土放在大旺务村旁边,确实没有做环评报告,“但我们定期会监测对村子的影响。”

    选址是否获得相关批复?

    获批方案中明确点出地址

    此前,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曾经对修复污染土一事进行过审批,但是审批文件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要放在大旺务旁边。

    该村多名村民理解为,这是相关单位随便将土堆放在村子旁边。

    昨日,平谷区环保局副局长吴亚军说,在施工前,这个方案确实经过了审批,并且审批文件中明确指出了大旺务村旁边的一个废旧大院,“就是现在放污染土的那个位置。”

    “市(环保)局批了三个文件,区环保局批了一个。”吴亚军说,市环保局批复的文件分别是污染场地的环评报告、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方案、修复污染土壤的实施方案,在具体的实施方案里,明确提到了这个地方。

    吴亚军说,在审批前,他们曾经聘请了专业的团队和专家,对这些方案进行论证,“对环境影响等各方面因素都考虑到了,审批手续全都齐全合法。”

    昨日,北京市环保局未对此事做进一步回应。

    污染企业土地如何进行修复?

    企业搬迁,建设单位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土地进行评估,即场地环境调查。如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含有有毒有害化学品等,就要对土壤大概的污染范围和程度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初步和详细采样分析,得出是否需要风险评估或者修复的结论,并编制场地环境调查报告,其中包括对土地修复的建议和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评估,包括危害识别、暴露评估、毒性评估等。通过场地环境调查的资料和数据,分析场地内所关注污染物迁移以及其危害敏感受体的可能性,最终得出风险评估报告。

    建设单位将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等递交给环保部门,环保部门对土地修复的评估方案审查并批准。

    土壤修复,同样的技术根据其处理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原位和异位修复。

    异位修复场所、距离居民区的防护距离等,是根据有资质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来确定,土壤也必须经过专门从事污染土壤修复的单位进行修复。

    修复结束后,环保部门对修复进行工程验收并进行回顾性评估,即土地开发商委托有资质单位对场地做环评,评价治理修复后场地对地下水、环境空气等环境的影响,进一步论证环境适宜度。

    注:在场地评估、风险评估、土壤或地下水修复、验收等过程中,环保部门将进行监管。

    ■ 观点

    “土壤修复场所

    应进行环评”

    环评专家认为,土壤修复场所距居民区的防护距离应据具体环评确定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该土堆距最近的大旺务村民家约200米,选址经过了专家论证,但没有经过环评。

    对此,环评专家、环保部城市环境管理专家组成员彭应登认为,从环保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精神而言,任何对城市开发建设的项目或者行为,无论长期或者短期,都要通过环评,“200米的距离对村民是否有影响,我认为要经过环评。”他举例说,目前影视拍摄场所的搭建都要经过环评,更何况是污染土壤的修复。

    彭应登说,土壤修复场所距离居民区的防护距离应该是多少,是根据具体的环境影响评价来确定。土壤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持续性有机污染等,对周边老百姓的影响程度和方式都不一样。如果该场所经过了专家论证并且通过环保局审批,那么在程序上是合法的。但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就是该土壤如果对老百姓的呼吸产生影响,说明土壤没有覆盖或者密闭,“这个显然不符合规定。”

    他介绍,受污染的土壤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必须进行覆盖,不能裸露在外造成二次污染。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遵守环保规定,修复的企业和环保部门都有责任。

    此外,彭应登认为,平谷是北京最后一块没有完全被污染的地下水源地,如果污染土没有处置好,危及到地下水,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对于该处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否达到无害化处理,后面监管不能放松。

    新京报记者 邓琦

    在土壤修复过程中,政府的监管和技术指导必不可少,还需强化对土地修复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引导。如何通过制定财税政策和刺激政策,引导土壤场地的修复需要研究。——彭应登

【编辑:邓永胜】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