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官员兼职社团逼仄环境内的利益合谋

2014年05月27日 14:15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日,山西多部门综合治理社团顽疾取得成效。截至目前,在该省学会、协会等社团中,共清理在社团兼职的超龄处级以上领导144人、在职处级以上领导400人。据介绍,党政领导干部在社团中兼职滋生了许多问题。“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这一说法,道出了一些学会、协会参与和助推违规行为的种种乱象。(5月26日《人民日报》)

  社团与官员的利益同盟,遭舆论诟病久矣。此番山西专项治理,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亦在说明,官员违规兼职现象之普遍……在一个缺乏社团传统的社会里,民间组织拉拢官员坐镇撑场,也许无可奈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公职人员就有理由 “一拍即合”。需要明确的是,公共权力天然存在边界。官员动辄将自己与社会团体捆绑,无疑是把公权私利化,实乃显而易见的滥权行为。在此前提下,公众不难想象,所谓“兼职”背后的角色混乱。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肆吸纳官员兼职,其实是民间团体被迫的生存策略。面对层层设限、举步维艰的审批环境,它们意图通过笼络强势人物迅速“开路”;而在日常运作阶段,官员一路保驾护航,也是社团“规避麻烦”的有效手段。一言以蔽之,由于实力官员的帮助,许多民间社团得以挣脱,那种处处设防的政策生态,最终得以成立和运转起来——该过程中,低效、冗余、充满歧视的体制设计,直接促成了社团与官员的“亲近”,并为后者创造了逐利、寻租的机会。

  民间社团里官员兼职乱象,其前世今生想必可以剖解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社团普遍性缺乏公平的生存环境,只能寻觅靠山或代理人打开局面;另一方面则是,官员所握权力缺乏规束,能轻而易举地用以私用、兜售变现。而除此以外,此事所传递的最令人遗憾的信号在于,我们仍远未进入一个“规则社会”:纸面的程序规范依旧充满弹性,依旧在“看人办事”。具体到针对民间社团的管理,有无强势领导站台,注定会遭遇完全不同的对待。

  一套无比繁杂又无比暧昧的规则架构内,能量强大的官员,理所当然会成为被竞相拉拢的对象。于此,非但是民间社团,其他利益主体,同样在做着相似的事情。如果说,社团联合官员,在最开始是迫不得已,那么在之后的日子里,两者之间或许已经畸变成一种合谋的关系:前者早已忘记了自己的理念和使命,而日益沦为以“收费创收”为核心的攫利组织;与此同时,后者则暗暗推动了某些行政部门审批权限向所属社团的转移,并从中获得回报。

  当民间社团(特别是半官方社团)过多承接了行政机构的管理职能,当民间社团设立了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其最初的道德合法性便消失殆尽,而更像是官员个体或公职部门掩人耳目的谋利工具……斩断社团和官员之间的相互利用,显然不是岗位清理就可实现。更重要的是,给民间组织更宽容的政策环境、更精简却刚性的监管标准;同时,以切实有效的努力,真正抑制住职能部门转授权力,以及个体官员权为私用的冲动。(然玉)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