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杭州尚未发现蚊子爆发迹象

2014年05月29日 11:07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夏天到了,蚊子也来了。昨天,一条有关蚊子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

  消息称,今夏蚊子大年已成定局,上海正步入虫虫爆发季。同是长三角,相似的气候,上海如此,杭州会不会也要遭遇“蚊子大年”?

  昨天,记者就此请教了杭州市疾控中心、杭州市爱卫办,得到的答复是:根据目前的监测,杭城今年的蚊子同往年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另外,因为影响蚊子的随机因素很多,所以理论上无法预测蚊虫的变化。

  而对于减少蚊子的办法,专家的建议很一致:减少积水,尽可能越少越好。

  除了蚊子,夏季还需要留意的是一些“低调”的虫虫,螨虫、果蝇、蛾蚋……

  上海或遭遇“蚊子年”,那么杭州呢?

  杭城监测蚊子密度变化不大

  昨天开始在网上传的蚊子大年的消息,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消息源是上海当地的媒体报道。

  据报道,上海市爱卫办有关人士解释了“虫虫爆发季”的原因:“由于去年冬季寒冷天气不多,加之降雨又过多,预计今夏蚊子密度要比去年高,如果防治不力,今夏将是蚊子‘大年’。”同时,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介绍,蚊子喜热不喜冷,由于去冬今春季上海经常遭遇暖流的侵袭,因此加速了蚊子繁殖的速度。最新调查显示,去冬今春,居然还有一成的蚊子处在生长发育期,甚至繁殖状态。

  杭州和上海相邻,气候几乎相同,莫非也将迎来蚊虫爆发年?

  在杭州,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直负责对蚊子的监测。昨天,记者也就此请教了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孔庆鑫医师。他认为杭州和上海还是有区别的,尚未发现杭州有蚊子爆发的迹象。“根据我们的监测,目前杭州成蚊的密度在正常波动范围之内,同往年相比没有太大的异常。”

  孔庆鑫认为,上海的蚊子爆发主要是依据越冬蚊基数较大这个因素。越冬蚊数量大确实可以影响次年蚊虫密度的变化。但是一般来说,蚊子的数量的变化除了越冬蚊数量影响外,还受本地蚊子孳生场所整治情况、短期气候变化等很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要准确预测是非常困难的。比如同样气候条件下,环境整治比较好的小区,蚊子孳生场所少,蚊子数量通常也会比较少;相反如果小区内瓶瓶罐罐等小积水环境较多,蚊子繁殖数量可能就比较多。

  除此之外,记者从杭州市爱卫办了解到,今年的除蚊工作也没有特别的变化。“和往年一样,我们早已经开始布置了,同往年差不多。”杭州市爱卫办副处长葛全胜说。

  夏天来了,麻烦的不只蚊子

  各种小虫还有蛇,都在蠢蠢欲动

  夏季,是一切生物生长最为茂盛的时节,同样各种虫虫也非常活跃。加上人们穿得少,暴露的部位比较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被虫子咬伤的几率。

  每每这时候,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陶承军的诊室门口就会被挤得水泄不通,很多人出来后病历本上写的诊断是“虫咬性皮炎”,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蚊子咬伤,但还有一些“低调”的小虫虫,比如,螨虫。

  它是一种肉眼不易看见的微型害虫,但它却是一种很强的过敏源。非暴露部位也有包的话,被螨虫咬的可能性更大。 螨虫会随着风进入室内空气中并散布到室内各个角落。特别是一些皮屑丰富的枕头、棉被上更是多。保持房间通风,一个老办法就是勤晒被子,一般来说,3-4小时的阳光照射,就可以把螨虫杀死。

  不过,还有一些虫子并不会直接“袭击”人。比如,放一会的杨梅、垃圾桶内的水果皮,很快就会有一群小虫子围着它们飞来飞去。这些虫的名字叫果蝇,外形有点像小号的苍蝇,别看它小,飞行能力极强,一次性就能飞到几十层楼高。它们喜欢酸臭味的水果,一旦发现类似的气味马上蜂拥而至。所以家中吃不完的酸性水果,一定要包裹严实,否则很快就会招引来果蝇。

  另一种夏天家庭常见的虫子名叫“蛾蚋”,它们经常出现的地方是洗手间,外形很像飞蛾,但比飞蛾小,家里的浴室洗脸台、地板积水、厨房的水槽、潮湿的抹布……都能培养出大量的蛾蚋。它的幼虫蛆一般生活在下水道和下水管的弯管处,成年后就会顺着下水道源源不断地爬出来飞到厕所、厨房等地,不过它对人体无害。

  除了虫,还有蛇。说到蛇,消防部门很有发言权,从上个月开始,消防部门就开始接到居民反映家里进了蛇。不过,有几个共性可以归纳,大部分都是无毒的菜蛇,偶遇有毒的蝮蛇;出现的地点大都集中在城郊接合部的老小区。

  防虫蛇,陶承军的建议是:“惹不起但躲得起”。万一被虫子咬了以后,蚊子、螨虫、跳蚤的危险性不会太大,家里可以备点止痒、抗过敏的外用药应该就能解决问题。要是被蜈蚣、蜱虫、蜘蛛等危险性比较大的虫子咬伤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被蛇咬伤,自然不用说了。(记者 李阳阳)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