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国企并非“富二代”挂职锻炼好去处

2014年05月29日 14:48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说到挂职锻炼,我们大半会想起从上而下的挂职,也就是说,上级机关派需要锻炼的人到基层担任某种职务。这些年,“挂职”出现了“倒挂”现象——向上挂职。

  广东佛山市委组织部最近就安排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倒挂”:从100个报名者中挑选48名青年民营企业家,分派到36家国企挂职。安排这种“倒挂”的理由是,“富二代”接班意识不太强烈,普遍存在信仰缺失、使命感弱、移民倾向强等问题,如不加强教育,资本与人才极易流失到国外,难以企望他们担当起重要的社会责任。(见昨日新快报相关报道)

  国企过去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他们是资源的垄断者,职工收入与绩效脱钩,基本上是旱涝保收;他们缺乏竞争和服务意识,缺乏灵活性。而民企恰恰相反,他们大都白手起家,无爹娘可拼,企业的点点滴滴都与老板有关,不能有半点的疏忽大意,因此要赢得竞争,就必须靠良好的产品和服务。

  但这种描述可能更符合“国一代”和“富一代”。到了“国二代”,由于有了竞争,服务也开始有了改善。可是一些“富二代”则相反,他们的爹妈大都把时间和精神投入到创业守业之中,顾不上教育培养子女。这样的“富二代”在父母营造的安乐窝里舒适地成长,失去了打拼精神和竞争能力。这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富人的子女早享受”、“父强子女弱,父弱子女强”的道理。

  现在“国企一代”老总的收入也大多能撑起富人的称号,他们的子女同样是“富二代”,而父辈的奋斗传统还比不上民企“富一代”深厚,难道“国二代”就一定比民企“富二代”更有出息?显然,没有任何调查可以支撑这个结论。

  如今的一些国企在管理和服务上尽管有所改进,但只是在时间纵轴上的提升,与民企横向相比,国企在概率上仍然是输家。我们作为消费者,完全能从国企与民企的服务中感受到这一点。

  国企不是西点军校,为什么要安排民企的“富二代”到国企单向挂职锻炼?这种锻炼会不会收到反效?信仰缺失、使命感弱、移民倾向强等难道只是民企“富二代”的特征?

  我们知道,在排名靠前的世界著名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私人企业而非“国企”,如果说我们的一些家族企业管理落后,那只是个人问题,并非民企的必然问题,就像良好的国企不具普泛标本意义一样。

  “富二代”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坐享其成的“靠爹”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国企不是最佳的锻炼场所。更好的锻炼是让他们到贫困地区体验艰苦生活,让他们知道父母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生活,是他们的艰苦打拼才有了今天的富有,而这种富有很容易被坐吃山空。

  然而,我们如今对“富二代”的关心似乎过了头。几年前,江苏曾安排千名“富二代”到党校培训,浙江也曾开过“富二代”培训学校……比起“富二代”,“穷二代”更需要我们的关心:穷困地区子女的上学问题,留守子女的教育与保护问题等等,都是影响现在与未来的急迫问题。哪怕是关心民企,他们也更需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更需要法律和政策的保护,而不是成为谁都可以随便揉捏的软柿子,谁都可以过境拔毛的孤飞雁。至于外流的真正人才,“富二代”也显然不是主流。(何龙)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