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庆摸底专利保护:人才匮乏 转化率低于5%

2014年05月29日 15: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重庆5月29日电 (记者 刘贤)专利水平投入偏低、各类专利人员严重不足、专利转化率不到5%、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保护条例缺少涉外专利维权内容……重庆市4至5月进行的专利保护执法检查结果置于案前。29日闭幕的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依此“问诊”专利保护。

  2013年,重庆市专利申请量47833件、授权量24828,分别是2007年的7倍和5倍。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检查结果表明,与重庆市发展需要相比,《条例》实施工作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首先是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专利意识较为薄弱。2013年,重庆市R&D投入强度为1.5%,低于全国2.09%的平均水平。部分企业不重视专利工作。截至2013年,重庆市5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只有536家,约占10%,而浙江的这项比例是23%。

  其次,专利从申请、审查、评估、保护、应用和管理全过程都需要专业人员,检查结果显示,重庆市专利人才队伍不仅在链条上存在缺项,而且开展专利工作的基础性人员也不足。

  按照国家专利行政执法的相关规定,各区县应配备3名以上专利行政执法的专职或兼职人员,目前重庆不少区县没有达到这一要求。

  在中介方面,截至2013年,重庆仅有专利代理人82人,占全国8894人的0.9%,列全国第19位。

  企业既缺乏知识产权方面的行政管理人员又缺乏专利工程师和研发人员。截至2013年,重庆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不到2000人;专利工程师125人,536家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企业平均仅有0.23人。

  高校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亦待加强。每年重庆高校培养的理工科毕业生选修知识产权课程的不到一成,与社会对创新驱动人才的需求不匹配。检查结果还指出,高校培养为数不多的专利人才,有的因在企业工作地位低、待遇差而改行从事其他工作。

  与专利意识薄弱、人才匮乏一致的是重庆专利创造运用水平偏低。

  检查结果显示,目前重庆市专利转化率不到5%,低于全国10%的平均水平。总体来看,专利的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发明专利占比小,PCT国际专利少。出现这种状况,既有政府的责任也有创新主体的责任。例如,部分政府部门在企业创新工作的引导中,对专利工作融入企业创新的要求不够。高校及科研院所搞科研多为评职称,研发项目与市场结合不紧,成果离市场应用较远。

  与专利转化运用水平不高相关的还有中介服务发育缓慢、市场机制不发达等问题。

  重庆市现有24家专利代理机构,业务范围较为初级,服务项目主要集中在办理专利申请环节,而在科研立项选题、确定技术创新路径、企业专利战略构建等前端服务以及专利评估、专利转让交易和产业化等后端服务上十分薄弱,难以满足创新主体的需要。

  此次检查还发现《条例》已不完全适应发展需要。其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部门管理的分量较重,体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够;一些规定缺乏操作性;对专利转化应用的引导内容比较单薄;缺少涉外专利维权内容;部分处罚规定偏轻,实践中维权成本高,侵权成本低,法律上赢了,经济上却输了。

  发现这一系列的问题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建议。

  例如,完善现行专利考核办法。执法检查组建议探索建立健全对重庆市市属国有规模以上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制定专利战略、建立专利管理制度的考核制度,重点是促进专利成果转化运用的考核制度。

  又如,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资本化推进机制。重庆市应深化知识产权出资、入股、质押、保险等试点工作,加快知识产权评估、质押登记等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有关配套政策。

  再如,开设知识产权专业,提高高校理工科专业学生选修知识产权的比例,扩大知识产权专业招生规模,引导高校结合市场需求细分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此外,重庆还需面向国际国内引进专利人才,解决高端人才短缺的问题。

  执法检查组最后提出应组织力量对《条例》开展更为全面、深入的修法调研,学习各方经验和专利法文本,为适时启动修法奠定基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