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土壤博物馆开放 2万标本藏北京35年乡土记忆

2014年06月13日 09:37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观众在观看各种质地的土壤。高启臣 摄

  在北京大大小小各类博物馆中,也许这是最独特的一家。走进馆内,看到的竟都是司空见惯的土。这就是刚刚在房山农科所建成开放的北京土壤博物馆。别看沉睡在这里的2万余份土壤标本貌不惊人,它们可是首都35年变迁最直接的见证者。

  一馆看尽全市土壤

  从洞穴式的大门进入土壤博物馆后,如同走入了土壤的世界。大门口处下方钢化玻璃地面的底下,向人们展示的是“五色土拼盘”土壤平面标本模型,每个盘中分别存放着红、黄、青、黑、白等颜色的土壤标本。

  房山区土肥站站长徐凯告诉笔者,这五种颜色土壤分别是从房山区霞云岭、史家营、长沟等地方抽取的,拼盘内土壤标本的颜色均为土样抽取地点的原色,没有进行过任何的人为处理,可以代表北京地区的全部土壤颜色。

  除土壤剖面标本外,馆内更多的则是瓶装土壤标本,总数已经超过2万多件。每个瓶子上面都标有土壤标本取自地点、取样时间、土样重量、土壤类型等信息。标本瓶是针对土壤化学性质“量身定制”的,以便使标本土壤的化学性质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在取样时的状态。

  馆内除保存着房山地区的土壤标本外,还保存着北京市土肥站提供的北至怀柔、西至门头沟、东至通州、南至大兴等各个区县的土壤标本;其中,最早的一批土壤标本取自于1979年。

  这些系列土壤标本,从1987年开始每年在同一地点抽取土样并进行保存,一个完整系列土壤标本到现在已达27份之多。可以说,土壤博物馆就是北京这片热土35年来的缩影。

  “二皮脸”土层看生态变化

  保存在玻璃展柜中间的一米多高的土壤立体剖面标本显得与众不同,上半部呈黑色,下半部是土黄色,泾渭分明,展馆工作人员戏称之为“二皮脸”。上部分黑黝黝的土壤,颗粒均匀,显得很是疏松;下半部分的土壤为土黄色,层层的块状结构,质地紧密。

  徐凯介绍说,“二皮脸”土壤标本取自于北京西南第一高峰2161米的百花山百草畔,取样地点选在没有任何农耕活动的地方,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可以从土壤标本结构判断和研究土壤的形成因素,以及生态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上半部分的土壤之所以呈黑黝黝的颜色,主要是因为植物的根系、落叶、残体等有机物常年积累所致,土地中营养比较丰富;下半部分的土壤内因没有植物的根系、落叶、残体等有机物,所以呈土黄色。

  这块土壤标本,显示出当地生态环境向着好的方向变化,植被在不断的增加。如果“二皮脸”土壤标本颜色上黄下黑,显示当地的生态环境正在向坏的方向变化。

  徐站长用手指着北京市土肥站保存的27年北京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系列土壤标本说道:这些土壤标本可以称得上北京地区土壤生态和质量变化的真实写照。

  “这里的很多土壤标本已成为了绝版,还有的快要成为绝版!”徐凯走到展厅后面的瓶装土壤标本的展柜前不无伤心地说,所谓绝版土壤标本,指的是土样标本原地点的土地已被城市建设占用,或因自然因素的毁坏,原有土壤已经永远的消失了。

  实际上,土壤消失的影响绝非是减少了多少可以耕种的土地那么简单。徐凯告诉笔者,土壤消失最直接的影响是地上的植被变化,比如不能种植庄稼,乃至变成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

  土壤被污染很难再修复

  进入土壤保护利用展厅后,笔者好似通过时空隧道来到了土壤内部。市土肥站站长赵永志介绍说,北京土壤博物馆内保存的2万多份土壤标本,是研究北京地区土壤的宝贵资源。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将标本中的土壤取出少许,通过实验手段得到土壤中所含化学元素、微生物种类及数量等数据。

  专家们根据这些数据,研究到底哪些土壤更适宜种植果树、种植蔬菜、种植庄稼;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制定土壤保护与利用措施,对土壤进行修复和改造。

  据监测分析显示,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土壤中硝酸盐的含量普遍偏高;很多地方的土壤变得板结,适耕性下降,土壤微生态遭到破坏,土壤的抗侵蚀能力、缓冲能力、分解有害物质能力等抗逆能力下降。

  赵永志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则不同,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滞后性,一般很难通过感官发现,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

  “有土斯有人,万物土中生。”赵永志说,土壤是有感情的,你对它好,它就会用好的结果报答你;你对它不好,它就会用坏的结果对付你;虐待它,它就会用另外一种手段惩罚你。善待土壤,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