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垃圾分类五年尚未普及 政府将倒逼市民分类

2014年06月16日 15:03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2014年6月10日至7月4日近一个月时间,广州市政府发起‘创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万人行’活动,组织全市1万1千名市民参观番禺火烧岗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白云区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和新建一年的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厂。”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广州市民翻阅《广州市志》时,会查到上述这段记录。

  如果继续翻阅那段时间包括本报在内的各种媒体报道,还会发现如下记录:千名大中小学校长掩鼻参观火烧岗填埋场、救护车现场待命、时任广州市长陈建华客串导游带市民参观、通过直观感受参观市民发现填埋处理的脏臭与焚烧处理无异味形成的鲜明对比……

  区别已经人尽皆知,但是,自2009年广州启动垃圾分类直至2014年,尚未完全解决生活垃圾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理的全流程分类问题。“创分万人行”之后,广州还需要做什么?

  “万人行”直面垃圾围城震撼场景

  垃圾山又高又臭 后遗症经年不散

  截至6月16日,广州市政府组织的“创分万人行”活动,已经有2500人参与,有教育工作者、媒体人员、纪检、政法干警,等等。

  “万人行”的目的是什么?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称:“目的是进一步增进广大市民群众对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特别是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更好地达成共识,凝聚力量,在全社会掀起垃圾分类处理宣传发动新高潮,为创建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城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全面推动我市垃圾分类和终端处理设施建设。”

  目的的设定,决定了参观地点的设定。位于番禺区的火烧岗生活垃圾填埋场,1990年投入使用,当年番禺还是广州一个县,每天入场垃圾300吨;到了2014年,番禺已是广州重要城区,火烧岗作为番禺目前唯一一个垃圾处理场,每天进场垃圾量已飙升至2300吨,原本低于地平线下6米的火烧岗,垃圾成山,最高处“海拔”78米。

  由于进场填埋的垃圾长期没有分类,火烧岗散发出餐厨有机垃圾发酵产生的臭味。亦由于城市发展,昔日处于荒郊的火烧岗,现在距离最近的民居仅137米,周边居民饱受臭味之苦。火烧岗到底有多臭?本报报道曾有具体描述:不识路的大巴司机询问城管局司机如何去火烧岗,回答是:“地标式建筑,用鼻子闻臭就可找到”;千名校长走下大巴掩鼻参观;救护车开上火烧岗用垃圾堆起的33米平台,以防参观者“中暑”也防“臭倒”……一轮参观下来,不少人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垃圾处理不当,可能是一场严重灾难。

  参观点第二站是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白云区太和永兴村李坑。李坑之名,取自永兴村东面李坑山塘。自1992年启用至2004年封场,昔日的李坑山塘同样被填成了山地。尽管目前已不复恶臭熏天,场区甚至已绿草如茵,但“后遗症”依然明显:垃圾堆上的草坪,插满沼气收集管,因为泥土下的垃圾生成的沼气仍源源不断;地下的垃圾还产生污染土地的渗漏液,要通过专门建设工厂进行处理。现场工作人员说,至少还要两年,经整治后的李坑填埋场地块,才能作为休闲公园重新被有限度利用。在李坑,参观者看到了填埋处理垃圾对环境的持续影响。

  参观的第三站,是距李坑填埋场不远的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分厂。相比又高又臭火烧岗,官方命名“广州市第一资源热力电厂二分厂”的李坑焚烧二厂,给人以“干净整洁”的感觉:由于采取负压技术,尽管每天进场垃圾达2000吨,但臭味不会散出垃圾储坑外,用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的话来说:“你在这里(厂区参观区内)绝对闻不到臭味,在这里吃饭,理论上比在家里吃,空气还要干净。”进厂的垃圾不仅因焚烧使体积大幅缩小95%,焚烧产生的余热还能推动发电机发电。据城管委通报,厂内先进的烟气处理系统使“粉尘浓度、二噁英浓度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指标严于国家现行标准,达到欧洲标准。”

  “作为普通市民,平时很难了解垃圾处理方面的知识。”参观者之一、广州恒福中学教师韩俊皊称,她表示回到学校后,有条件的话会带学生再走一趟,普及垃圾处理知识。家住海珠区的参观者陈小姐称:“真没想到‘垃圾围城’的严峻事实离自己那么近。”她表示自家小区正试点垃圾分类,她在投放时会格外注意。

  生活垃圾混合焚烧只是“初级阶段”

  市民前端分类 才是关键一步

  本次“万人行”活动未设自由报名参与途径,但大量的媒体报道,却让大多数人感同身受。广州市城管委主任危伟汉称,7月份,将公布市民报名参观方式,预计每周六为李坑焚烧二厂开放日,开放200个名额供市民自由报名参观。

  能让垃圾体积缩小95%,烟气污染可控,还没有填埋场的臭味及“垃圾山”的后遗症,垃圾焚烧那么好,广州可以不用垃圾分类,多盖几座焚烧厂不就解决了?羊城晚报记者发现,不少网友和普通市民都有这样的看法。

  实际上,解决广州垃圾围城问题,不能只靠焚烧厂。据2012年广州市财政局公告,李坑焚烧二厂仅政府投资就达9.6亿元。按照广州对垃圾焚烧的规划,2016年前还要建设落成萝岗、南沙、花都、增城、从化等5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如果每座都要投资9.6亿元,包括李坑二期在内市级财政就要投资57.6亿元;从规划来看,上述焚烧项目在选址过程中几乎都遭到周边居民反对,至今花都焚烧项目还无法确定选址地。

  获得广州生活垃圾焚烧专营权的广州环保投资集团,在李坑二期的宣传短片中,特别提到了不能光靠垃圾焚烧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因为投资建厂成本太高。广州对于垃圾焚烧的远期规划是日处理能力超过2万吨,危伟汉曾表示,广州将暂时按照2016年日处理1.4万吨的焚烧量兴建焚烧厂,期望市民能通过积极分类,不用再花钱建更多的焚烧厂。

  广州市市长陈建华曾表示,生活垃圾中有木材、金属、塑料、玻璃、纸张、餐厨“六宝”,都可以回收。“六宝”分离后的其他垃圾也是宝,因为可以焚烧发电。焚烧发电可以让垃圾处理成本降低30%,如果分类分得好,垃圾热值提升,还能再降低处理成本50%。广州垃圾分类主要目标,要将塑料和餐厨垃圾分出来,因为两者都含氯离子,直接焚烧会产生有害物质,增加烟气处理成本;餐厨垃圾的多水性还会降低垃圾焚烧热值。在兴建餐厨垃圾专业处理项目时,广州下一步还要在限塑上下工夫。

  “不分类就拿去烧,当然是可以的,但这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在“万人行”活动后的媒体座谈会中,陈建华认为生活垃圾混合焚烧技术上并非不可行,但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据悉,广州接下来的垃圾分类工作中,政府部门将以各种方式“倒逼”市民进行前端分类;在终处理设施上,兴建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对于中端的分类收运,城管委规划在荔湾区南漖、海珠区新滘、天河区元岗和游鱼岗,兴建集垃圾车停放、生活垃圾集中二次分拣、深度脱水压缩功能的大型中转站,期望生活垃圾在进入终处理设施特别是焚烧厂前,能够分离出不适于进炉的垃圾;在末端和中端完善后,城管委计划在广州社区推行适合前端分类的“定时定点+误时”投放模式,市民投放家庭垃圾,按照城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将垃圾分好类后拿到楼下投放,环卫工可通过监督协助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同时,即时分拣出一些具回收价值的垃圾。

  广州还需要做什么?

  官方规划引导 市民积极参与

  期望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和垃圾焚烧技术更多的支持理解,广州组织了“万人行”活动,从“万人行”到“万人积极分类处理垃圾”,还需要做些什么?

  家住海珠区江的陈小姐,在参与“万人行”后认为,虽然自家小区开始试点垃圾分类,但设备还没配齐,尽管参加了“万人行”,但她对生活垃圾如何分类还是不太熟悉。“如果尽快配齐设备,有人教教我怎么分类,我想我很快会学会。”陈小姐觉得,配齐设备和请志愿者教居民对垃圾分类,是街道社区应该做的。她特别提到,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应该着重加强引导,“对于小朋友来说,可能设计一个小游戏,一个下午甚至一个小时,他们就学会了。”

  家住越秀区的刘小姐则认为,想达到“万人参与垃圾分类”的效果,接下来类似的活动需要“求质不求量”,“不一定限定一个月要让一万人参观,要确保去过的人真正参与垃圾分类。”刘小姐称,她相信“万人行”活动中,大部分参与者获益良多,但不排除仍有人不为所动。如果政府部门下次继续实施“万人行”,可以进行事前和事后的调研,“来参观前,先发放问卷,了解参观者希望了解什么,根据参观者意愿设计行程;当参观结束后,定期追踪发放问卷,了解参观者结束参观后的情况。”刘小姐觉得,这种调研有助政府和市民沟通,也有助政府部门了解“万人行”中哪些内容和行程对市民最有用,以及市民处理垃圾的习惯是否因为“万人行”真的有所改变。

  参与了本次“万人行”的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常向阳认为,“万人行”之后,广州还需要“万人动”,“这个动,可以是行动的动,也可以是感动的动。”“万人行”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但只是一个好的开始。“广州需要思考怎样把‘万人行’变成一个长效机制。”常向阳称,指望一次两次“万人行”就让市民学会垃圾分类不太现实。

  垃圾分类,既需要官方规划引导,也需要市民积极参与。过去针对垃圾分类中到底应该是官更用力还是民更用力,舆论争论不一。常向阳认为:“垃圾分类是一项市领导牵头,同时每个市民都有责任的事。”“广州日后可以以垃圾处理为切入点,解决其他环境问题。”广州现在及未来,还会有环境问题出现,生活垃圾只是其中之一。如果“万人行”能过渡到“万人动”,最终形成“万人分”,则“万人行”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可以是日后解决广州其他环境问题的模式。(记者 梁怿韬)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