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工资指导线如何指导工资

2014年06月20日 13:54 来源:河南日报 参与互动(0)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7日,今年全国已有10个省(区、市)发布了2014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其中,河南和新疆的基准线最高,均为15%。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相比,多地工资指导线的涨幅出现了下调。

  每年各地劳动部门都会依据当年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出台一个所谓的工资指导线。但是,对许多人而言,这条工资指导线,有点像经过了无数美图软件处理的婚纱照,再看一看自己的工资条,却是惨不忍睹的生活照。对比之下,一个问题无法回避——工资指导线,到底有多大指导效力?近几年来,社会工资真的能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步吗?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政府部门出台工资指导线,并非是直接干预企业的利润分配。当下的政府权力,已经没有那么多的行政强制手段,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必然,也是践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体现。但是,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工资分配,不代表这条指导线就完全没有意义,如果每一年每个企业都能为职工上涨相应比例的工资,当下社会对于收入分配的抱怨声断然不会像现在这样此起彼伏。

  问题在于,谁应该主动去参考政府部门划出来的工资指导线?笔者认为,首先,不应该是企业老板,即便企业老板个个如圣人般高尚,他们也没有义务主动将剩余价值放到职工腰包里。其次,也不应该是职工个人,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其实,参考工资指导线的应该是职工真正的维权组织——工会组织及其他团体。

  不过很多企业的工会组织,替职工维权、集体协调工资以及监督企业运营状况的核心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缺位,让当下各地公布的工资指导线变成了鸡肋。而要让工资指导线真正起到“指导”工资的作用,就必须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出台《工资条例》,建立能让职工与老板们平等对话的制度平台。

  遗憾的是,关于收入分配改革,我们还只是停留于“明确了方向”的阶段,2012年《工资条例》也被传夭折,至今没有公布实施。但值得期待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许多具体目标: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橄榄形分配格局。我们期待这样的改革能够早日到来,也希望政府的工资指导线能够真正指导我们的工资。(王传涛)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