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化解环境项目的民意障碍须正视“邻避”

2014年06月23日 09:5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1998年惠州建设第一座垃圾中转站至今,16年时间里,惠州中心区共投用21座垃圾中转站。而据《南方日报·惠州观察》报道,由于民意表达尖锐,近三年来有八座垃圾中转站停建缓建。对此惠州市环卫局回应称,今年计划改造江畔花园、南湖公园等10座垃圾中转站。

  城市在极速扩容,垃圾站也是民生所需。然而,一年拟建10座中转站的决心,面对的却是公众不依不饶的抗议。垃圾中转站为何难觅容身之地,又该如何推进建设?正视并合理应对“邻避运动”这种在社会学话语体系中被解释为“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无疑是一种可能的出路。

  之所以会有“邻避运动”,是因为在民居或单位所在地旁建设的设施,比如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等,很容易就造成一种负外部性,不仅可能直观地影响到身体健康、环境质量,而且容易造成情绪撕裂、对抗。人们待见公园、体育场建设,却嫌弃垃圾场、殡仪馆,这无疑是人之常情。

  但问题是,垃圾中转站都是社群生活的必需品。且由于技术的可操控性,它的建设,完全不必以权利的让渡为基础——如果我们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先进行调查研究就发现,垃圾中转站,按照国标规定的与建筑区相隔至少8米,我们也无法认定它不达标。

  既然垃圾中转站建设达标,为何还会被群起而攻之?原因在于,借助于经验和想象,垃圾中转站总是“臭味熏天”——从技术上看,还多是单箱处理模式;从管理上看,垃圾中转站建设数量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当然,尤为重要的是,与日益增长的公民意识相比,公众经常感觉不到相应的权利尊重,存在“受害者”错觉。

  理论上来说,垃圾中转站设置,环评过程须公众参与,所涉地区也要征求居民意见。但正如部分居民所反映,建设垃圾中转站非常突然,不仅购房时完全不知有此规划,公示期间也没通知送达周边小区。信息不透明、程序不公正,会导致公众不信任、捕风捉影、草木皆兵。正如网调显示,更多人的认知停留在“想想都可怕”,“具体是什么却说不清楚”。

  要解决这一难题,除了职能部门和施工方应以技术为依托,进行高标准建设、高规格管理,最关键还是该把焦点回归公众身上,公共设施最终是为“人”服务,因而理应转换思路,从“人”本身出发。应该相信,人们有能力做出理解和宽容,也有意愿去存在和表达,而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尊重人们的这些角色意识,并进行合理引导。

  把握了这一点,解决路径就不言自明。社群生活乃是基于个人的,所以个人权利需要被重申、被尊重,相关部门就要使规划建设更加公开透明、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多倾听并尊重民意。此外,由于公众都是理性经济人,可借鉴西方经验,用经济补偿化解邻避运动,通过利益平衡妥协,寻求“最大公约数”。

  (王庆峰)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