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旧衣“新用”亟须制度补丁

2014年06月23日 16:20 来源:陕西日报 参与互动(0)

  如果我国废旧纺织品全部得到回收利用,年可提供的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相当于节约原油2400万吨,超过大庆油田产量的一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测算的数据,曝出惊人的旧衣浪费。一面是巨大的浪费,一面是资源的紧缺。记者调查发现,衣物捐赠日陷尴尬,回收又“无门”,旧衣处理成为节约型社会一道重要考题。

  一年“扔掉”半个大庆油田,这种浪费的惊人程度,不亚于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旧衣处置无非两种途径,即捐赠和回收。把旧衣捐赠给真正需要的人,使其使用价值最大化,不仅是节约资源,更是传递爱心,本应是慈善事业的一部分。将无法利用的衣物回收,实现再生利用,不仅是一项前景光明的产业,更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道理这么浅显,为什么做起来就这么难?

  比如旧衣捐赠的安全性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很多地方的公益组织不具有清洗、消毒旧衣的设备,甚至连存放旧衣的场地都没有。所以会以处理成本过高为由拒收旧衣物。旧衣捐赠无门,也与相关部门不作为,以及慈善组织选择性施善有关。值得一提的是,与接受现金捐赠相比,接受旧衣没有“好处”,一些人没有动力。而相关慈善法律法规对此亦没有明确要求。民政等部门必须完善相关制度,打通旧衣捐赠之路。

  一组组数据表明,旧物回收市场很“诱人”。但政策的滞后和空白让这一前景广阔的行业举步维艰。早在2006年就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对旧衣的回收并没有相应的配套条款,相关产业政策也没有一个科学完善的体系,纺织企业的回收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鼓励,二手衣物交易市场也无从谈起。

  旧衣“新用”的突破口只能是制度和政策。当务之急的是,给制度打上一个“补丁”,充分畅通旧衣捐赠渠道的同时,更要促进旧衣回收行业的发展,形成一个完善的市场。资源紧缺时代的浪费是令人无法容忍的,但目前旧衣造成的浪费还远远没有达到足够重视的程度。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重视,然后拿出行动,从制度上打开一个突破口。(陈广江)

【编辑:刘艳】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