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部分城市120急救乱象丛生 医院自设急救电话抢病人

2014年07月01日 12:2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山寨车”抢客“黑救护”盛行 路权难保障

  ——120急救领域乱象丛生亟待规范

  为了争抢病人,几家医院的急救车你追我赶;真假难辨的外形,伪造的运营文件,“黑救护”屡禁不止,安全隐患突出;应急车道被占,急救车路权难保障,导致“急救车不救急”……目前,一些城市120急救体系乱象丛生,对患者权益和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

  乱象一:“抢”病人 医院救护车各自为政

  发生一起事故后,多辆急救车一路呼啸着赶往现场;为了“抢”病人,几家医院的急救车争分夺秒、你追我赶……不少群众向记者反映,为了争抢病人“资源”,许多医院违规自行设立急救电话,形形色色的各种“山寨120”给市民带来诸多困扰。

  记者了解到,国家对于规范120急救服务联合发文规定,一个城市不允许存在两个120。120是院前急救唯一特服呼叫号码,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擅自设置任何其他形式的急救电话。

  然而实际情况是,在许多城市,非法120早已“泛滥成灾”。一出现交通事故,同时几家医院派车“争抢病人”的情况比比皆是。医院为争抢病人“各自为政”,不仅影响正常救援效率,也严重浪费宝贵的急救资源。

  乱象二:“黑救护”盛行 监管存“真空”

  近期,记者在长沙几家大医院的门口、厕所发现,一些“黑车”车主将联系电话涂在角落。记者拨打了几个黑车的电话,这些黑车费用都在每公里10元左右。

  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病人廖老爹告诉记者:“由于便宜,有些病人和家属在等不到正规救护车的情况下,贪图便宜就上了黑救护车。”

  据了解,在我国大部分城市,正规120急救车在市内出车5公里(含5公里)内每次收取出车费约为30元,超过5公里每公里加收1.5元(含往返里程),这还不包含医护人员出诊费、用药、应急处理费用等。而急救车的费用是无法用医保报销的。

  记者调查了解到,黑车巨大的安全风险不得不让人担忧。一旦出现事故,由于没有正规的合法身份及手续,黑车车主往往会逃之夭夭,受害的只能是病人及其家属。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盛明科认为,“黑救护”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救护人员的资质归卫生部门,改装车辆归公安交警部门,非营运车辆载客归运管部门。一旦涉及“黑救护”营运赢利的具体行为,卫生部门没有执法权,主要是由运管部门来监管。而根据规定,运管部门是对普遍服务对象的营运车辆进行管理,而救护车是提供特殊服务,目前法律法规上对救护车的管理仍属于空白。

  乱象三:路权难保障,司机不避让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一些城市汽车数量与日俱增,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应急车道常常被占用,导致救护车只能在普通车道行驶,而一些人对于急救车的避让意识不强,让急救车的生命通道受阻。

  一些急救医生告诉记者,救护车在收费路口同样需要排队。就算在许多医院内部,也没有专门设置急救通道,院内人流车流拥挤,急救车通行受阻无法及时出行的状况屡有发生。

  记者了解到,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社会车辆不避让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救护车等特种车辆的,处罚款200元。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高中认为,对于不避让执行紧急任务的救护车的行为处罚较轻,难以对驾驶员形成震慑,导致部分司机明知故犯。

  完善急救网络 消除监管“真空”

  专家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均期望寿命的不断提高,院前急救工作越来越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医疗急救的现代化水平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文明程度。而我国的医疗急救体系管理仍旧缺乏强制性法律规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地方急救生命通道频受阻,影响了对急救病人的快速有效救援。

  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急救专家祝益民教授认为,救护车的监管涉及多部门,交叉监管往往使监管更难,甚至可能造成空白。建议有关部门发挥联动作用,加大对“黑救护”的监管力度,避免出现“都管都不管”的尴尬局面。

  湖南省卫生厅副厅长方亦兵建议,政府应大力发展和规范急救服务,不断完善医疗急救网络,加强对医疗急救行业的监管。在公立医院、急救中心的救护车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可考虑开放救护市场,让更多可靠的社会资本进入急救领域,使之成为正规急救的有益补充。(记者 帅才)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