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清除污言秽语生存的公共空间

2014年07月02日 10:20 来源:宁波日报 参与互动(0)

  公共场所污言秽语令城市文明形象大打折扣。上海市文明办表示,在新修订的《上海市文明城区测评体系》和《上海市文明进步指数测评体系》中,将“公共场所不存在污言秽语”纳入社会文明测评体系,作为测评的重要指标内容,从小处出发,从市民日常的言谈举止出发,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6月28日《解放日报》)。

  “公共场所不存在污言秽语”,既事关个人的社会道德、文明修养,也关乎城市的公共道德、文明程度。可以想象,一个城市假若公共场所污言秽语满天飞,这个城市哪里还有道德、文明可言?而在一个缺失道德、文明的城市里,市民还有什么安全感、舒适感可言?更遑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现实。

  君不见,在一些城市地铁公交上乘客挤蹭、碰撞、踩脚等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人为这些小事出口伤人,互相谩骂,受到劝告时还振振有词“骂人不犯法”、“谁也管不着”;一些出租车司机载客过程中,一边开车一边骂骂咧咧,严重影响乘客情绪,凡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因小事引起污言秽语所产生的后果,小则相互对骂,中则拳脚相加,大则触犯法律。对此,我们不可等闲视之。

  公共场所存在污言秽语,作为一种城市陋习,由来已久。要清除公共场所中存在的污言秽语,当然需要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慢慢来。既是陋习,自然轻视不得,放松不得,理应加快治理速度,加大铲除力度。

  毫无疑义,将“公共场所不存在污言秽语”纳入社会文明测评体系,政府部门加大教育引导、监督管理力度,全社会动员起来共同参与、相互监督,是清除污言秽语公共空间的必然途径和有效举措,但与此同时,作为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市民则须加强自律,因为市民既是主体也是主力。事实上,只有每一个市民都动员起来了,都积极地投入了,那么,“星星之火”才“可以燎原”,以点连线、以线成片的集聚效应才能够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市民加强自律,关键在于将自己最好的“那一面”展示给别人。毋庸讳言,每一个人不论在家还是在外可能会碰到不称心、不如意的烦恼事。相由心生,遇到烦恼事,若“情绪、理性、价值观念等开了小差”,总会形之于脸、出之于口。理智告诉我们,在公共场所不管遇到什么,都须学会克制,并尽可能把自己最好的“那一面”展示给别人。比如,当地铁公交上挤蹭、碰撞、踩脚等现象发生时,作为乘客的你若能对别人说声“对不起”,而对方若能道声“没关系”,剑拔弩张的紧张情势不就立马消解了吗?

  有哲人说得好:“人与人之间,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真诚的赞美、一个祝福的表达、一个优雅的举动,常常会瞬间释放人性美善的光芒,扫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阴霾,提升共通圆融的血脉温度。”是啊,当你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杜绝将差的一面暴露给别人的时候,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既收获了文明的果实,也播下了文明的种子。

  在公共场所与污言秽语告别,营造文明城市的良好环境,是一种道德力量、一种践行承诺、一种公民责任。需要每一个市民不做看客,起而行之,并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赵 畅)

【编辑:刘艳】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