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对罗永浩和锤子手机的创新不妨多点包容

2014年07月08日 14:18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今天(7月7日,编者注)看到很多媒体,对着罗永浩的一条微博———锤子手机首日出货量不会超过1000台———冷嘲热讽,那态度就像在说:你不是很拽吗?你不是注定很牛吗?

  我觉得这挺令人遗憾的,不是说罗永浩与锤子手机的出货量,而是一众媒体面对这件事的态度和立场。

  我们已经高喊创新、鼓励创新了很多年,但时至今日,似乎我们仍不解创新之真义,多数媒体的骨子里还都只流淌着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看热闹心态。

  当然,媒体是有权利质疑的,但除了质疑,能否也给出一些理性客观的分析?尤其面对那些“别人的创新之举”,能否多给一点宽容与鼓励。

  因为即便过去十几年,互联网成就了无数的草莽英雄,但创业、创新在目前还可以说是一件“九十九死一生”的事儿,那些看起来酷炫无比的成绩,无一不是从一穷二白、荆棘满布、困难重重开始的,也有很多位功成名就的大佬曾在多个场景坦陈,如何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且不论罗永浩这等毫无手机制造经验的创业者最终能达到什么高度,锤子手机最终能走多远,就算苹果、三星这种已经成功的大企业,面对它们时有发生的创新之举,也应该抱有鼓励与认可的态度,这是最基本的。

  有了这个基础,怎么分析、质疑甚至抨击,我认为都不为过。但如果打心眼里就是一种“失败了看笑话”而“成功了说好话”的心态,未免也太功利、太狭隘了。

  我们之所以被平庸包围,并非我们生而平庸,而是在规避风险与探索未知这两者之间,向来将前者默认为更好的答案。一个人做一个新东西出来,刚起步,大家都不理解、不信任,表现好的时候叫他狂人,不好的话会骂他是疯子,是骗子。而一旦他把原来挨骂的一件事做成了,把企业做得成百亿上千亿了,又会到处有人给他树碑立传,把他捧成神。

  在中国的IT界,也曾有过这样的表述———“中国有13亿人口,难道就没有在智商、个性、创新力方面抵得上乔布斯的年轻人?我觉得,按比例来看绝对有。他们就像种子一样,但如果落到了一个不宽容的文化土壤上,那就很难支持创新,即使再好的种子也很难长出乔布斯来。”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崇拜成功。但实际上这些年下来,整个大环境真正表现出来的,仍只是对一串串数字、一笔笔财富、一单单名利的渴望,却并没有拿出足够的耐心和诚意去接受那个漫长求索而饱受煎熬的过程。试想,如果没有那个过程,成功不就是一纸空谈?在我眼里,锤子手机是完全有可能失败的,罗永浩也不是一定会达到谁谁谁的高度,甚至包括小米这样的企业,也都可能随时面临颠覆、止步不前,然而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到罗永浩和锤子、雷军和小米……包括其他数之不尽的创业者与创业公司,他们至少敢于选择一条打破常规、追求卓越的创新之路,千千万万的用户也可能因此有机会享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其实创新的真义是什么?就是敢于承担别人不能承担之风险,创造别人不能创造之更好产品和服务的可能。面对这种人,我们理应给予更多的尊重。

  再退一步说,我想罗永浩没有逼着任何一个用户、任何一个媒体去预订哪怕半部手机,退款的大门也随时敞开着,如若用户内心担忧,大可抬腿就走,我想罗永浩与锤子都不是不能接受。

  因为那些真正在乎更好产品、更好体验的用户,在内心里甚至比罗永浩更能承受风险,或者早已做好准备,一如这些年从始至终笃定并追随iMac、iPod、iPad、iPhone的用户。创新需要宽容之水来浇灌,不妨给老罗和锤子们多一点时间。(何川)

  >>新闻链接

  罗永浩的公开信

  锤子手机7月8日的发货量不会超过1000部。未来一两周量产过程中,随着富士康生产线调至理想状态,日产能大概是1800部,月产能大概45000部。当然,如果前面的十几万部抢购一空(这简直是一定的),富士康马上会加开新生产线。

  因为我们在做工方面的苛刻要求,目前产线上的良品率较低,按照我们和富士康工程师的估计,未来一两周内可以上升至健康合理的正式量产水平。我们只要放松一点点品控标准,就会带来产能上的明显提升,但相信这不是你们希望的结果……即便这真是你们希望的结果,我们也不会这么做。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预定我们产品的消费者都是在没有看过真机的情况下付费的,对于这样的信任和支持,我们非常非常感谢,同时,我们也为产能感到非常非常抱歉。我们是一家新厂商,新厂商的产能爬坡需要一些时间,希望大家能多一些耐心。当然,如果你们等得不耐烦退单,我们也完全理解。在过去的几个星期,有些人退单后毫无必要地为这种天经地义的行为给我们留言表示歉意,这样的深厚情意,总是让我们在努力前行的道路上,既感惶恐,又由衷感谢。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