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自然灾害频发倒逼中国灾害易发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2014年07月10日 14:4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距离去年7月甘肃省岷县漳县6.6级地震已有近一年时间。当下,受灾群众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灾后住房重建。

  “上下圈梁构造柱”结构、抗震设防等级达到8度的抗震房在岷县灾后住房重建中异常普遍。走进岷县梅川镇住房重建安置点,当地村民正在互帮互建房屋。

  “不论是贷款还是借钱,我都要把房子建得更结实。”西坝村村民吕齐珍说。

  当地群众对重建房要求之所以高,是因为对灾难的恐惧以及由此而来的防灾减灾意识的增强。自2008年以来,岷县五年内三次遭灾,仅去年地震就导致岷县数万间房屋倒塌,90余人遇难。接二连三的灾难给人们上了“一堂课”,防灾减灾一定要未雨绸缪。

  据介绍,为确保重建建材质量合格,甘肃省住建厅抽调和整合技术力量,成立技术巡查指导小组,对岷县灾后重建施工现场提供技术咨询、指导和检查,加强对城乡建材市场的监测,与质监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防止不合格或劣质建材进入灾区建筑市场。

  岷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峰壁立、沟壑狭仄,地质结构复杂。当地又属于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民贫屋陋,尤其是经历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当地山体松动,岩层破碎,暴雨衍生的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破坏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岷县现有包括泥石流、滑坡等在内地质灾害隐患点477处,遍布全县18个乡镇,防灾减灾形势异常严峻。

  岷县国土局局长水生涛表示,面对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当地政府将防灾减灾作为灾后重建头等大事。“没有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岷县的灾后重建建立在防灾减灾基础上,以避免陷入‘灾难——重建——灾难’的怪圈。”

  自灾难发生后,当地政府积极采取系列措施,提升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岷县气象局局长韩海辉说,针对灾害发生频次高的实际情况,当地开展山洪地质灾害和中小河流域洪水气象风险预警业务,通过电视、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电话以及相关信息平台,及时向县乡两级党政机关、部门和广大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灾后重建中,除工程治理外,对于灾害叠加的偏远地区,我们采取搬迁避让方式确保群众安全。”水生涛表示。

  在已建好的岷阳镇朱家沟泥石流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点,记者看到,三座混凝土结构的拦挡坝“威武”地耸立在大山之中,进行分流与筛沙挡石。“这个治理工程能够守护附近2万余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岷县国土局矿管站站长杨彦青说。

  防灾减灾任务,宣传工作不可忽视。当地还为各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确定了监测预警人及责任人,编印了监测人员联络簿,并向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群众和村社填发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

  “通过一系列措施,岷县各部门的防灾减灾能力逐步增强,而且通过加强预警和宣传力度,老百姓慢慢懂得如何防灾了。”水生涛说,目前,当地正在探索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路径,形成防灾减灾合力,构筑牢固的自然灾害防御体系。(记者郭刚 张文静)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