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电话恐惧症”愈发普遍 不少人听到铃响头就发麻

2014年07月15日 14:51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电话恐惧症”背后

  电话铃声之所以让人紧张,是因为我们会被胁迫卷入一段人际关系,而这段关系是冰冷而缺乏弹性的。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富有弹性的人际沟通就显得尤其重要

  “电话恐惧症”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尤其以职场人士居多。不少人一听见手机铃响就头皮发麻,也不愿意主动给人打电话,常常是能拖就拖,推三阻四。

  是因为我们恐惧社交吗?有意思的是,很多害怕打电话的人,却不怕写邮件,发短信,也不回避当面交流——看来这种恐惧,也会因社交的具体方式不同而有异。

  几种方式最重要的差别在于,跟邮件、短信比起来,电话有更高的强制性。铃声一响,我们就要即刻回应。当然,我们可以装作没听见,但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只会让下次听到铃声压力更大。而邮件和短信对于响应时间就有非常大的宽容度,我既可以马上回复,也可以花一两分钟时间慢慢措辞,不急的话半天时间都可以。

  时间松紧,就会导致掌控感的不同。哪怕压力是同样的,但我可以“选择”什么时候卷入到这个压力里,也可以“选择”什么时候暂时地逃避一下。这念头就算想一想,也能让人喘一口气。有害怕电话的人说,可我发短信时并不用暂停,即收即回也没想过逃避啊?是,那是因为,你至少知道自己有放下来的权利。有时我们并不一定真的逃避,但我们需要确定自己有选择权,这会让我们心里感到安全。

  在所有的沟通方式中,电话是最高效率的。尤其是工作电话,拨号出去,不管对方正在干什么,立刻就要建立对话。有事说事,说完挂机。这中间不带延迟,没有犹豫,缺少停顿。甚至于,连寒暄和暖场都常常省略。这种沟通方式,带有极强的现代色彩。

  “现在,尽快,必须,就这样,收到,多谢,拜拜。”这让人压力暴增。因为停无可停,退无可退。这就是胁迫感:除了回应,别无选择。

  你可能以为,老板让我去办公室聊聊,比起老板打电话给我会更具有胁迫感。事实上,面谈其实会比电话更温和。因为电话里只能通过你一句我一句的语音交流,对方说完一句,我必须立刻给出回应,避免冷场。电话中的冷场特别尴尬,一旦没了声音,就彻底是空白。所以会有特别强烈的、催人作答的压力。而面谈的情境中,我们不说话时,还可以喝喝茶,可以假装思考或是望着对方苦笑。这些互动可以填补没有声音的尴尬,作为我们无话可说时的缓冲,让气氛没那么僵硬。换句话说,面谈也会允许交流有一定的弹性。

  由此可见,恐惧电话的背后,恐惧的是那种生硬的、催促的、有胁迫感的互动。

  考虑到电话交流的这种特点,我们对于主动给别人打电话,也像主动去侵犯别人的生活一样,会有潜在的焦虑感。尤其是对领导或长辈等地位更高的人,更觉得有一种以下犯上的不尊重。对这种焦虑,我们最常见的表达是:“这时候打电话不太好吧?”——早上起床,太早;工作时间,人家万一在开会呢?用餐时间,打扰别人吃饭会不会不好?下班了,万一在路上开车?晚上,太晚了可能休息了;周末,大周末的就别打扰人家啦……所以一般情况下,不是太着急的事情,我们都会先发短信:方便接电话吗?如前所说,短信的强制性很低,相当于是把选择权送给了对方。

  我们的沟通越来越便捷,我们的阻抗却越来越多。因为我们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生硬。

  不妨设想让你心惊肉跳的手机铃声就在此刻响起,认真地问自己一个问题:在最糟糕的情形下,你认为来电者会是谁?如果真是这个人来电,你最怕他会说什么?

  也许是一个你并不陌生,但你却许久不敢直面的人:你的上级、你的客户、你的导师、你的债主……对我来说,也许是我的编辑:“李老师,今天能把稿子发给我吗?”

  被这些关系所迫,电话铃声变成了导火索,我们的生活变成地雷阵。

  电话铃声之所以让人紧张,是因为我们会被胁迫卷入一段人际关系,而这段关系是冰冷而缺乏弹性的。同理,我们也抗拒打出电话,去胁迫别人卷入和我们这样的关系中——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富有弹性的人际沟通就显得尤其重要。日常的一条短信、邮件的一声祝福、QQ上的几句打趣,都不再是无足轻重的“碎片化社交”,它们常常让我们松一口气,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并不只有冷冰冰的任务和安排。如果有条件,我们最好能找到重要的人,时常面对面交流分享:聊聊天,泡泡茶,谈谈理想和人生。人与人的妙趣,光凭三言两语的电话怎么足以领略?就算是打电话,也可以试着煲一碗水米交融的电话粥嘛。★

  文/李松蔚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心理学科普作者)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