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内外监管齐发力才配得上消费者信任

2014年07月23日 14:29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我们很清楚,在中国本土企业深陷消费信任泥淖时,洋外餐们之所以还能被信任,是消费者在监管并不那么健全的现实下,对这些在全世界拥有声誉的企业自我管理的信任。可现在看来,这个被寄予厚望的“自我管理”,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可靠。

  从源头发端的“问题”,危害有多大,从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的影响可见。当东方卫视曝光其存在大量采用回锅重做、更改保质期标印等手段加工过期劣质肉类时,“中枪躺倒”的企业竟遍布中国的大街小巷,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诸多餐饮连锁企业牵涉其中,几乎囊括了中国消费者最耳熟能详的知名洋品牌。

  此时,人们一定很容易联想到“曾经”。一个“三鹿奶粉”,将不少本土奶业生产商拉入无底深渊。当然,不能说三鹿奶粉殃及池鱼,而是牵涉的国内奶业生产商不争气,遭此劫难是“自作孽不可恕”。今天,可能同样的问题又摆在眼前,一个上海福喜,是否会如网友预言一样,将带来洋快餐业在中国的滑铁卢?关键不在于一个福喜集团能否扛下所有责任,而是这些洋外餐们是否真的经得起检验,配得上消费者们的信赖。

  在充斥媒体的信息中,看得到福喜集团的自责,一些知名企业的声明,一些监管部门的应对,却很少看到另一个与此事件最为相关的群体———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想法。但这并不等于他们不存在,而且实际上他们更能决定这些企业甚至这个行业未来的生死存亡。所以,只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反思和处理此次事件,才可能在这场已经出现的信任危机中找准“病根”。

  我们很清楚,在中国本土企业深陷消费信任泥淖时,洋外餐们之所以还能被信任,是消费者在监管并不那么健全的现实下,对这些在全世界拥有声誉的企业自我管理的信任。可现在看来,这个被寄予厚望的“自我管理”,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可靠。那些号称从源头开始负责的企业,对供应商长期的违法行为竟毫无掌控。而他们所标榜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既然不能“保证”一个上海福喜,又何以能保证其他“供应商”循规蹈距———这,恐怕才是消费者最大的担忧。

  在洋快餐遭受质疑的同时,监管责任也成为众矢之的。某几个记者,对一个行业某个企业偶然的“卧底”,就曝光了一个如此严重的问题,那反过来看,那些对这个行业、这家企业负有不可推卸的、专职的、长期的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何以数年如一日“监管失误”?这样的失误,绝非意外。在食品安全卫生问题高发的当下,除了要让那些问题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受到惩罚之外,相关监管者也需要被追究责任,这样才能以让整个行业产生应有的敬畏。否则,就可能生成被纵容的制度环境,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果,甚至带来一些企业和行业的沦陷。

  “上海福喜”事件是否会再次成为一个行业的滑铁卢,取决于这次事件的处理是否真正在乎消费者的意愿。相关企业为此出代价是必不可少,受到伤害的消费者得到赔偿也是理所应当,相关监管机构也需要深刻反省、查漏补缺,乃至严厉问责。毕竟,内外监管能否真正发挥作用,才是能否重拾消费者信任的关键。(曾茜)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